川震十周年 現場翻新災民怨恨仍舊

0:00 / 0:00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前夕,不少當年遇難者的家屬,提早一日返回災區拜祭,儘管災區已經重建,樓房矗立,但對於遇難者家人來說,房子如排山倒海般倒塌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最令家屬心情糾結的,是追究責任人的心願一直石沉大海,曾因追查事件而入獄的維權人士譚作人,希望當局能給出一個「真相」,讓遇難者及其家屬了結心願。(文宇晴 報道)

四川省汶川縣政府近日把5月12日,定為「汶川感恩日」。然而對於十年前在汶川地震中遇難者的家屬來說,卻是永遠不能磨滅的傷痛。重災區之一、都江堰市的聚源中學,有270多名學生在地震中死亡,家長認為並非天災造成,而是涉及人禍。多年來一直上訪要求促請當局調查校舍工程質量,追究相關人士責任,卻遭到非法關押。

遇難學生家長魯碧玉向記者反映,當局至今沒有致歉也沒有啟動追責程序。即使由去年開始,家長能進行悼念活動,但是周六(12日)地震十周年的日子,當局似乎又再設限,刁難家長的活動籌備工作。

魯碧玉說︰往年不准我們悼念,直到去年才讓我們公開悼念。今年政府又來干涉了我們,但是我們家長態度很強硬。明天因為是地震十周年,對我們來說最傷痛的日子,我們所有家長都會參加悼念活動,不會怕當局的。

為了追求一個真相,維權人士譚作人曾發起調查學校建築質量的行動,發現導致大量學生在地震中遇難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豆腐渣工程」。他在公開調查結果不久即被拘捕,後來更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然而所謂罪證,是他發表關於「六四事件」的文章。

出獄後曾低調生活了一段時間的譚作人,2016年初向中央提交公民建議書,繼續請求國家調查是否有豆腐渣校舍工程問題。他說,過去他追求真相的決心沒有改變,發表報告以及在後來不段向國務院、信訪辦、中紀委等寫公開信,希望有部門能處理川震遇難學生家長的法律申訴。

他說,他無悔當年因追究「豆腐渣工程」入獄,現在只是希望能盡點所能及的力量,協助遇難學生家長,等待一個「處理」。

譚作人說︰現在我看法都不重要,因為我在之前都充分表達了。那麼我在充分表達以後,我等待時間吧,因為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除了譚作人外,成都維權人士黃琦在汶川地震亦積極參與救災活動,為地震中死亡學生的家長提供幫助,而且在網上撰文揭露「豆腐渣工程」。後來他被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文件罪」判刑三年。

老家在四川的深圳公民趙國莉,當年看到汶川地震造成重的傷亡後,立即參與了民間的救災志願團隊。她對記者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她看到家鄉遭遇這麼大的災難,也顧不了餘震或其他危險,前往汶川協助紅十字會在當地開展的救援工作。

十年即將過去了,趙國莉回憶起當年的災難,仍然有無盡的唏噓。

趙國莉說︰那個災難的事情,當時看到(死了這麼多人)反正很傷感。我當時沒想那麼多,就去參與救援工作了,那時候還有餘震,我們的(老鄉)他們的親人都(遇難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附近發生7.9級地震,據官方的通報,地震造成近7萬人死亡,逾37萬人受災,至少21萬6千間房屋倒塌,大部分的學校建築都被嚴重破壞。不少遇難的學生,是被震碎的學校建築壓死。這亦是繼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逾84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