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花旗國新總統拜登上場後,外界廣泛關切其對華團隊的組成。審視拜登對華團隊成員過往言論,鷹派似乎是主流。
彭博 報道,在拜登的對華團隊之中,梅拉妮·哈特(Melanie Hart)將肩負檢討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的重任。哈特是民主黨智庫美國進步中心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前高級研究員。哈特「檢討」的範疇,包括特朗普的「清潔網絡」計劃,該計劃迫使各國在發展第五代電訊設施時,排除使用華為提供的技術或設施。去年 10月,她與其他人合寫了一份 報告,強調了中國政府補貼助長華為崛起,並主張為美國和盟國的供應商提供反補貼援助。
拜登的對華團隊還包括國防部長特別助理埃利·拉特納(Ely Ratner)和財政部副部長顧問伊麗莎白·羅森伯格(Elizabeth Rosenberg)。二人都曾在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工作。他們在任職於新美國安全中心期間,曾與另外三名現已加入拜登政府的同事共同撰寫一份 報告,呼籲美國與日本和荷蘭建立「國際財團」,以製造半導體並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在這份國會授權的報告中,作者寫道:「中國的挑戰——經常被描述為未來的問題——在此時此地已經出現。」在另一份 報告中,羅森伯格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彼得·哈雷爾(Peter Harrell)亦呼籲美國授權撥款,以補償「中國霸凌措施的目標」,並直陳美國需要在未來的全球供應鏈中建立不可替代的角色。
觀乎拜登對華團隊的骨幹陣容,再窺探其過往言論,美中角力可能是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