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風】美中高層見面地點是否兩國關係晴雨計?

0:00 / 0:00

中共周四高調宣布,「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蘇利文)於3月18日至19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可圈可點之一是,「應美方邀請」看似很有面子,但實際上卻反映出中方陷於被動的困窘境況。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美中高層是否進行接觸,在哪兒接觸,主導權似乎都在美國手上。自中國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來,中方高層至今未能踏足美國政治的心臟地帶華盛頓。去年6月,楊潔篪亦只能在美國外島夏威夷見蓬佩奧;這次布林肯更加選擇於離本土隔著加拿大的阿拉斯加會見楊潔篪和王毅。

眾所周知,華府天氣始終也較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要來得溫和;巧合的是,布林肯在會面之前已事先張揚,指這不是美中過去的「戰略對話」形式,美國會提出包括新疆人權等美國關切的議題,美國更看重中國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做出的具體作為與實質成果。布林肯的口氣咄咄逼人,但楊潔篪和王毅仍願意移船就磡過去北極圈地域會見布林肯,到底這背後代表甚麼,就由各位聰明的讀者自己論斷好了!

假若美中將來有高層互動,會不會走去塞班島、關島、中途島、美屬薩摩亞、美屬維爾京群島、北馬利安納群島、甚至是金曼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