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美國《紐約時報》周三(20日) 報道,中國各地方官員目睹「最先進」的上海市受到奧密克戎疫情重創,紛紛提前出台嚴苛封控措施。這些地方有的只有一宗確診個案,有的地方甚至完全沒有確診個案。雖然中國民眾對此普遍不滿,但中共高層仍堅持所謂的「動態清零」目標,甚至把抗疫政策提升至政治鬥爭層面。
報道指出,安徽省蕪湖市只有一人確診奧密克戎,但政府立即下令全市240萬市民禁足,還要每天不停做病毒檢測,直至疫情完全被消滅為止。據《財新》雜誌 報道,中國還有20多個大大小小的城市處於封控或嚴格限制行動的狀態。在陝西省秦東鎮,雖然連一宗確診個案也沒有,但因為當地有一名居民被確認是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全鎮15000多名居民就要全面禁足。
《紐約時報》指出,跟上海一樣,這些地方的嚴苛防疫措施嚴重影響地方的經濟活動,並引發民怨沸騰。報道引述蕪湖市居民朱小平說:「市政府對老百姓菜籃子的問題沒安排好,大家很不滿」,「我想政府應該保證各小區準備好做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問題。」
報道亦指,雖然中國民眾普遍不滿,但中共高層仍堅持所謂的「動態清零」目標,甚至把抗疫政策提升至政治鬥爭層面。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黨報《學習時報》上發表 文章,稱中國「要旗幟鮮明反對當前一些所謂的『病毒共存』等錯誤思想」。
但報道認為,中共官方的這種論調已受到包括醫學專家在內的越來越多中國人的質疑。蕪湖和其他地方的封控措施引發網民批評地方「操之過急」。地方官員使用委婉說法來實施封控,也惹來百姓冷嘲熱諷;例如在青海省西寧市,政府把封城稱為「靜態管理」,一名網民就回應指出:「物流停運,單位停工,交通停運,我實在是不明白這和封城有甚麼區別!」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