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周四(24日)刊登評論員文章,支持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年輕人學習適應社會需要的論調。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加劇,加上「躺平」、「內卷」等消極的價值觀彌漫於年青一代。分析認為,習近平為鞏固中共管治,加強對青年人的控管。(實習記者 陳彥/程文 報道)
中共加強管控校外培訓教育「減壓」
《人民日報》文章寫道,校外培訓機構的改革轉型是不可迴避「必答題」,而非「選擇題」。文章又指,校外培訓市場的整頓、監管力度必須加強,方能減輕學生的負擔,避免加重學生和家長的負擔,破壞公平教育現況,構成「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
該評論員文章指,改革校外培訓產業源自習近平在今年兩會期間,會見教育界政協委員時的一番話:「培訓亂象,可以說是很難治理的頑瘴痼疾。家長們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個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輸在分數競爭的起跑線上。別的孩子都學那麼多,咱們不學一下還行啊?於是爭先恐後。這個問題還要繼續解決」。
《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指,這次的教育改革,旨在減輕學生和家長在學習上的負擔。
據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分析,年輕人面對同齡之間激烈競爭,得不到與付出相應回報,因而失去了奮鬥、向上流動的慾望,變成「躺平族」。中共試圖根治「內卷」問題,因而從兒童教育開始,推行社會改革,從根源杜絕「躺平」文化。
據安邦智庫宏觀研究中心主任賀軍所言,中國年邁的老人,雖經歷過改革開放的高速經濟發展,然而「未富先老」卻極為盛行,年邁且貧窮的老人在中國比比皆是。而且上世紀80年代「一孩政策」的效果開始顯現,年青人口日益減少,而老年人口只升不跌,令年輕人百上加斤,對於生活的無力感劇增,同樣造成「躺平」文化興起。
近年來,因為同齡人激烈的競爭,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在中國造成「內卷」、「躺平」文化又盛行。
與此同時,中國近年老齡化情況急速加劇,根據5月出版的中國官方《人口普查公報》,中國有2.64億人屬60歲或以上,佔中國總人口18.7%,相較2011年攀升5.4%。加上「躺平」風氣在中國年輕人中盛行,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他們,組織家庭的慾望更為低下。
教育改革為杜絕「內卷」「躺平」
中國銳意改革校外培訓產業。作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著手解決少子化及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周一(14日)到訪福州閩江學院時,習近平亦勉勵學生道:「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可見習近平對於中國的年輕人亦抱有不少期待。習近平擬對青年人加強控管,則早已在2020年5月載於《共產黨員網》報告,「持以恆將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到青年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一說中表露無遺。
教育部亦於上周二(15日)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並「深化落實校外教育培訓改革」。
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稱:市監總局)在今個月1日公布整頓網絡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旗下的教育機構,並處以3650萬元人民幣(約573萬美元)罰款。
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牽頭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稱:中央深改委),上月中通過《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加強對線上線下的校外培訓產業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