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投資協議商定 商務人權問題前車可鑑 議員專家憂北京違反承諾

2020.12.30
歐中投資協議商定 商務人權問題前車可鑑 議員專家憂北京違反承諾 中國未曾兌現與歐盟的承諾,中國的人權問題,以及香港議題,歐盟議員都表示關注。
路透社資料圖片

歐盟與中國投資協議談判將近尾聲,雙方領袖周三(30日)晚舉行視像會議正式宣布達成協定和內容。歐盟執行委員會文件表示,中國將對新能源汽車、雲端技術等歐企開放市場。但有專家和歐盟議員質疑中國會否兌現市場開放、維護勞工權益等承諾。

據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將會出席視像會議。

《德國之聲》引用一份歐盟執委會提供予歐洲議會的文件指出,這份「歐中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消除中國對歐洲企業投資於新能源汽車、雲端運算、金融和健康等領域的貿易壁壘。

報道引述德國經濟研究所經濟專家馬特斯 (Jürgen Matthes)指,協定內容意義並不重大。馬特斯認為,歐中雙邊貿易起點一開始便不平等,「中國本來就會比歐盟做出更多讓步,不值得特別慶祝。」馬特斯也指出,中國在很多投資領域曾經作出不少承諾,但幾乎從未兌現,對歐洲企業的「准入」,保障知識產權等問題,可見一斑。

馬特斯續稱,這次協定的主要受益者是大型國際企業,專攻歐盟市場的歐洲中小企業難以從中受益,但這些企業不得不與中國國企打交道,只是,歐洲中小企在與中國國企打交道時,難以與中國國企在對等位置競爭。馬特斯認為,若中國未能兌現開放市場的承諾,歐盟必須應對,關閉市場,對北京示警。

德國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創辦人班納(Thorsten Benner)批評,中國與歐洲談判目的是分化歐美,投資協定是給習近平的「大禮」,而且選在美國新總統就職前談完,對歐美聯手制定中國政策來說是錯誤的訊號,認為歐盟應該「聯美抗中」。

除了中國未曾兌現與歐盟的承諾,中國的人權問題,包括最近公民記者張展判囚4年、新疆強逼勞動營以及香港議題,如「12港人案」、實現《港區國安法》等,歐盟議員都表示關注,憂慮中國背棄承諾。班納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訪問時,批評歐盟接受中國對強逼勞動問題的承諾。他又說,從北京領導人處理香港問題的方式,證明中國根本不在乎國際協定。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亦批評,歐盟接受中國承諾不智,認為談判結果不符合歐洲議會的期望。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