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反補貼關稅 惟被德國車企及政客扯後腿
歐委會周三宣布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結果,認為這種不公平的國家補貼傷害歐盟車企利益,據此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38.1%的反補貼關稅;但德國兩名內閣部長和汽車企業擔憂引發貿易戰,呼籲與中國進行談判而非採取懲罰性關稅措施,被中國問題專家批評他們的看法愚蠢及短視。
歐盟委員會周三(12日)宣布,經過調查後得出初步結論,中國電動車受益於不公平的國家補貼,對歐盟電動車生產商造成經濟損害和威脅。歐委會已與中國當局聯繫及知會調查結果,並探討以符合世貿組織(WTO)規則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如果與中國當局的討論未能達成有效解決方案,將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懲罰性關稅。
3間被抽樣中國生產商懲罰性關稅 由17.4%至最高38.1%
其中,歐委會將對3間被抽樣的中國生產商徵收懲罰性關稅,包括比亞迪17.4%、吉利20%、上汽集團則為最高的38.1%;中國其他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電動車生產商,就將被徵收21%的加權平均關稅;而其他未配合調查的生產商,亦將被徵收最高額38.1%的關稅;歐盟也將對在中國生產的特斯拉(Tesla)電動車單獨計算關稅。
根據世貿規則,歐盟對進口的一般關稅為10%,加徵反補貼稅後,中國電動車出口到歐盟的關稅成本,將大幅增加至27.4%至48.1%;但相比美國早前宣布將中國進口電動車關稅從25%提高到100%,以及土耳其對中國電動車加徵40%的臨時關稅,依然較輕。
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4月底曾發表報告,指如果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低於50%的關稅,依然無法阻止中國電動車湧入歐盟市場,因為這些企業享有高額的中國政府補貼,即使加徵懲罰性關稅,在歐盟市場仍有比較大的利潤空間。
上個月,中國當局也假借汽車業專家表述,威脅對入口中國、引擎大於2.5公升的高檔汽車加徵關稅至25%,預計德國的平治、寶馬等可能會受到影響。
德國汽企及政客對歐委會決定表失望 評論:想法短視、愚蠢
德國汽車業對歐委會的決定表示失望。大眾公司在周三的聲明中稱:「我們認為這項決定的負面影響將超過任何正面影響,歐盟提高進口關稅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極具傷害性的措施和反措施,導致貿易衝突升級。」
來自「綠黨」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以及來自「自民黨」(FDP)的數位和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就呼籲歐盟與中國進行談判,而不是對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因為德國是貿易和出口導向國家,需要開放的市場和平等的競爭條件。
目前在德國大學任職的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生朱瑞在接受本台訪問時,對德國大眾的表現並不意外,但他對德國政客表現感到失望,認為他們的想法非常短視。
朱瑞說:「哈貝克和維辛這樣的高級內閣成員竟然呼籲透過同中國談判,而不是採取明確果斷的行動,這非常令人失望。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從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對其產業進行大規模補貼,扭曲競爭充斥西方市場,這樣的做法已造成相當大的損害。」
德國的歐中問題專家吳文昕亦向本台表示,德國車企和政客在這個議題上的反應非常愚蠢。
吳文昕說:「大眾,包括那個綠黨(政客)不敢激怒中國,他們很笨啊。他們不明白電動車出現以後,大眾的電動車跟不上,而中國做的電動車可以在德國大行其道,也把大眾在德國、在歐洲的市場搶去一大部分。」
評論:目前措施仍不足阻擋中國電動車進入歐盟
另外吳文昕也認為,歐委會的懲罰性關稅與美國相比還是非常保守,儘管歐盟在受到中國電動車的衝擊方面遠超美國,他認為目前的措施不足以阻擋中國電動車企業進入歐盟。
吳文昕說:「中國的電動車便宜不單單是中國工人工資低,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的補貼,所以你這個關稅其實是要用來對付那種不公平的政府補貼,38%關稅是遠遠不夠的,最後中國的電動車也不會貴多少,還是完全佔有價格上的優勢。」
朱瑞也指,目前是西方國家必須明確向中國表示強硬立場、捍衛自身利益及價值觀的時候。
朱瑞說:「德國的兩位部長(表態)顯示了德國政府,對中國問題上是非常軟弱無力,它們不願面對中國對西方民主國家帶來的挑戰。現在是德國和歐洲採取更強硬立場、採取明確行動保護自身利益和價值觀的時候了。」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弗拉茨舍爾(Marcel Fratzscher)則對歐委會決定表示支持,他認為這是非常必要的一步,而德國和歐洲應該汲取中國太陽能傾銷歐洲的教訓。德國聯邦經濟部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蘇德庫姆(Jens Südekum)也認為,懲罰性關稅與保護主義無關,它們是歐洲對中國不公平競爭行為的反應。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則回應指,「中方對歐盟關稅措施表示強烈不滿,認為其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是將經貿問題武器化」。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歐盟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市場,去年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價值達115億美元,而2020年僅為16億美元;當中約有37%來自中國,且佔有率不斷增長。去年10月4日,歐委會正式啟尸動中國進口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但專家擔憂,比亞迪在親中國家匈牙利建廠,料會成為歐盟懲罰性關稅措施的漏洞。
記者:吳亦桐、宋子杰(倫敦) 編輯:施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