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七年談判才達成的《歐中投資協定》,周四(20日)被歐洲議會「打槍」,599名議員,以大比數通過一項無約束力的決議案,要求凍結《歐中投資協定》,直至北京解除對歐洲議會成員及人權委員會等的制裁為止。同日,立陶宛議會亦通過決議,認為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人的方式構成「種族滅絕」。(吳亦桐/胡凱文 報道)
歐洲議會周四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以大比數通過一項名為《關於中國對歐盟實體以及歐洲議會議員制裁》的決議案,要求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的審議程序。
該無約束力決議案,認為歐中在去年底原則上達成的投資協定,以及任何關於該協定的討論,都要 「被合理地凍結」,直至北京解除對歐洲議會成員及人權委員會等的制裁為止。
議員們還提醒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在決定是否批准該協議時,應考慮中國的人權狀況,包括香港。決議案指,鑑於中國對維吾爾人及香港民主的鎮壓,以及對台灣日益加大的對抗,目前的歐中戰略已經顯示其局限性,歐中關係無法如同過往一般發展,並有需要重新作出平衡,措施包括:立法針對外國補貼對歐洲內部市場的影響、對強迫勞動商品的實施進口禁令、加強歐盟外國投資篩選條例、歐盟還需要充分解決中國的網絡安全威脅和混合攻擊。
其中一名被北京制裁的歐洲議員、歐盟議會對華政策小組主席兼德國綠黨前主席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在推特上對此發表評論,嘲諷中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周三(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如果凍結《中歐投資協定》的動議獲通過,他有何評論時重申,「《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定,不是一方給予另一方的『恩賜』。中方對長期以來惡意傳播涉疆謊言和虛假信息,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的歐盟有關機構和人員實施制裁,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他更反問到底是誰無理挑釁在先,誰正當防衛在後。
另一方面,歐盟成員立陶宛的議會同日亦以大比數通過一項無約束力決議,指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方式構成「種族滅絕」,敦促聯合國調查新疆關押維吾爾人的營地,促請歐盟審查與北京的關係,又要求中國廢除《港區國安法》,並呼籲中國容許觀察員進入西藏。
今年3月,歐盟在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了4名新疆官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中共其後反制,制裁歐洲議員、學者等共10人,並制裁4個歐洲機構。而立陶宛則由於今年3月表示,本年內將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辦事處,此舉激怒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