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查核|美国若拒发邀请函给李家超,违反APEC规则?
2023.08.04

标签:误导
一分钟完读:
尽管华盛顿尚未正式宣布香港特首李家超是否能参与年底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有媒体报道,基于制裁名单,美国将禁止李家超参加。对此,中国外交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分别发声,警告美国若「不邀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违反亚太经合组织APEC规则,未履行东道主的基本责任。
然而,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详阅APEC相关规则发现,APEC成员经济体的领导人是默认被邀请参加会议的,发邀请函确实是主办国的责任,但邀请函只是一个形式。而受邀人要想进入主办国,还需取得签证或可适用的签证豁免,须由参会代表团自行负责安排相关事宜,与主办国接洽。APEC规则中, 并没有提及,主办国一定要给代表团成员发放签证。
因此,美国如果禁止李家超参加会议将「违反APEC规则」的说法,有误导之嫌。
深度分析:
2023年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预计11月15日到17日在旧金山举办。《华盛顿邮报》上周四(7月27日)报道引述不具名白宫官员,基于李家超2020年已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华盛顿已决定,将禁止他参与这次会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回应此事,称美国若以制裁为由、拒绝邀请李家超赴美参加APEC会议,是「错上加错,悍然违反APEC规则,严重违背美方办会承诺」,香港特区政府在声明中指出,主办国应按APEC规则和习惯,邀请行政长官以中国香港领导人身份出席会议,这是美国应切实履行东道主的「基本责任」。
APEC主办国有邀请的责任吗?
APEC主办会议指引第四条中包括对邀请函的发送及签证的办理的说明,决定主办会议的地点、时间及发出正式邀请函,是主办国的后勤团队及会议秘书处的责任,主办国预期在至少开会前八周发出正式邀请函。
但是,指引同时指出,每年底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ELM),各经济体领导人默认自己已经受邀,邀请函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原文在指引第8.2项: APEC Leaders implicitly understand that they are invited to attend this meeting; the letter of invitation from the host economy’s leader is simply a formality. )主办国通常于每年5月、以元首名义发送邀请函给APEC成员;在领导人会议召开前约1个月,东道主元首将再次发函,详细说明会议议程安排等细节。

受邀请的成员代表一定能参会吗?
经济体领导人是否进入主办国,与主办国的签证政策相关。
指引特别指出,来自某些经济体的代表若需要签证才能入境主办国,「他们有责任安排自己的签证事宜」,如有疑问,代表们应与最近的主办国大使馆或总领事馆接洽,在确认最终旅行安排定案前,谘询签证或是可适用签证豁免的相关资讯。
也就是说,想要参加今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包括李家超在内的所有与会者,自己有责任要确认持有效护照与签证入境美国,或确认可享有签证豁免。而美国作为主办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法律和规范决定是否允许参会者入境。
曾亲身经历APEC会议安排的前白宫国安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主任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告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PEC)这些是指引,不是涉及甚么国际法的法律规定,其实不具强制约束力,且任何一个主办国都有自己国内的法律规范要遵守,指责美国违反规定的说法,并不合适。」
受美国制裁 李家超与普京无法获得签证
根据美国国务院网站信息,香港特区不是签证豁免地区,持香港护照入境美国需要办理签证。
2020年,时任香港保安局长的李家超与其他10名中国涉港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官员都因为推动《香港国安法》、破坏香港自治,违反美国国内法——《香港人权与民主法》及《香港自治法》,而上了制裁名单;时任总统特朗普更发布总统令,李家超无法获得美国移民或非移民类签证。
同样面临参与APEC会议、得申办豁免事宜的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普京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遭美国制裁。因此,李家超和普京需要获得美国的制裁豁免、才得以再办理入境签证。
美方是否会发邀请函尚无定论
即使「邀请」并非李家超能否参会的关键,美方是否会发出邀请函,依然是各方瞩目的焦点。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询问美国国务院是否会邀请李家超,一名发言人在以背景说明的方式指出,所有代表团成员参加APEC活动,都将遵守美国法律法规,并以APEC精神和原则为基础,美国会与俄罗斯及香港合作,确保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参与」。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也致信香港特首办公室,询问是否已就李家超参与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关的签证事宜与美国方面谘商?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电邮回覆中重申早前的声明,呼吁主办国遵守APEC规则、指引和惯例,邀请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作出必要安排。并补充说,「香港会按照APEC规则、指引和惯例出席APEC会议。」
中国也曾拒发APEC邀请函
在APEC会议历史上,主办国不发邀请函给成员经济体也有先例。
2001年,中国主办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时,就未对台湾发出邀请函,时任台湾总统陈水扁表达希望亲自出席或指派前副总统李元簇出席的意愿,都遭拒绝。

2006年主办APEC的韩国与2007年的澳大利亚,也都拒绝陈水扁第一时间公布属意的领导人代表人选,分别是时任立法院长王金平与当时才卸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蔡英文,而是表达了希望台湾派经济界人士,而不是政治领导人参加会议的意愿。
由此可见的是,APEC主办国对接待会员经济体的哪位代表作客,确实有一定裁量权。
根据APEC指引,成员经济体参与会议的方式也可通过远距线上参会,在非正式领袖会议开会召开前,主办国还会安排两次预备会议,第一次通常在每年中至8月间举行,由主办国向即将参会的经济体代表人员简报会议安排的相关情况,至于香港与俄罗斯是否会安排参与相关预备会议,两个成员经济体又会以甚么样的方式、由谁代表参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截稿,APEC秘书处没有回覆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的询问。
结论:
中国外交部、香港政府称,美国「拒绝邀请」李家超,有违APEC规则,是误导信息。APEC规则表明,成员经济体领导人默认被邀请,而邀请函只是一个形式。参会代表进入主办国,有责任安排自己的签证事宜。
然而,根据美国目前仍有效的制裁令,香港特首李家超将不能获得签证进入美国。他是否能参加11月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非取决于美国是否「邀请」他,而是他是否能获得制裁豁免。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