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查核│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周边执法,是捍卫主权的合法行动吗?

作者:董喆
2023.02.2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事实查核│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周边执法,是捍卫主权的合法行动吗?
RFA

标签:误导

一分钟完读: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上周一(13日)发表声明,指控中国朝阿荣金浅滩(Ayungin Shoal,中文习惯称仁爱礁)附近的菲律宾海警船发射军用镭射光,更导致船员暂时性失明。中国外交部与菲律宾外交部皆认为主权遭侵犯,互控对方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核查后发现,海牙国际法庭于2016年做出的南海仲裁,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相关地形的定义,裁定仁爱礁是「低潮高地」,中国及其他国家无权主张领土主权。中国称仁爱礁是其领土属于单方面的政治主张;而称其执法行为的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属于与国际法事实不符的误导讯息。

深度分析:

事发经过

2月6日,菲律宾编号MRRV-4403海警船正在执行对马德雷山号登陆舰(BRP Sierra Madre (LT-57))的运补,海警船距离仁爱礁约10海里时,一艘编号5205的中国海警船朝该船只发射两次绿色镭射光,导致菲律宾海警船员暂时失明,且中国海警船一度逼近MRRV-4403右舷约150码处。

一艘中国海警船朝菲律宾编号MRRV-4403海警船发射两次绿色镭射光。 (Philippine Coast Guard/路透社视频)

菲律宾海警队认为中国海警对企图阻挠运补行动,是公然无视且侵犯菲律宾的主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同日回应,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据中国国内法及《联合国海洋公约》维护主权,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上周二(14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新闻稿回应,谴责中国侵犯菲律宾经济海域,呼吁中国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 2016年南海仲裁的裁决。

南海仲裁案如何裁定仁爱礁争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在其领海内享有主权,在其专属经济区中享有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南海蕴藏丰富油气资源,亦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航道,但该区域海洋地貌的定义及主权屡发争议。

2013年菲律宾向海牙国际法庭常设仲裁法院提出南海仲裁案,菲律宾便要求审理包括仁爱礁、美济礁等中国与菲律宾都宣称有主权的地域属于岛屿、礁岩还是低潮高地(LTEs),因为以上三种海洋地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自有不同的主权规范。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地貌分为三种型态:

第一种是岛屿,拥有12海里的领海与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第二种是礁岩,满潮时可露出海面,拥有12海里领海,但不能享有专属经济区。

第三种是低潮高地,满潮时会被淹没,不享有领海、专属经济区。

南海仲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终裁定渚碧礁(Subi Reef)、东门礁(Hughes Reef)、美济礁(Mischief Reef)、仁爱礁属于低潮高地,不拥有12海里领海。但海牙法院认定美济礁和仁爱礁是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一部分。

因此海牙法院裁定中国建设人工岛屿、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妨碍菲律宾渔民及石油开采等行为,皆违反菲律宾在专属经济海域享有的主权权利。海牙法院进一步认为中国执法船拦截菲律宾船只的行为属于非法,且造成严重碰撞危险。

海牙法院认定仁爱礁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
海牙法院认定仁爱礁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

中国不认可南海裁决结果

中菲在南海再次爆发冲突,美国国务院也在上周二记者会中表达立场。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表示美国与菲律宾盟友站在一起,认为中国的行动干扰菲律宾在仁爱礁周边的合法行动,重申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年仲裁裁决对中国和菲律宾具有法律约束力,呼吁中国遵守裁决。

中国政府自1953年以来,持续以「九段线」声索南沙群岛大多数地区的主权,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以及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2条,皆将南沙群岛列入领土范围。

基于上述主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反击称:「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美国一手炮制的,完全是一场政治闹剧,所谓的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不会对中方在南海的权利主张产生任何影响。」

事实上早在2013年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时,中国就已表态拒绝参与仲裁。当时海牙法院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7第9条,如争端一方不出庭或不辩护,他方可请示仲裁法庭继续进行程序并作出裁决。中国与菲律宾皆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中国多次宣称南海仲裁无效也没有约束力。

国际法学者、牛津大学国际法博士候选人宋承恩表示,南海长期处在争议状态,此次事件中国宣称行动是基于维护仁爱礁主权,并不受国际法所支持,且的确侵犯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范在一国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船只皆可自由航行,但并不能有执法行为。

结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和南海仲裁案的裁决,此次事发的仁爱礁属于低潮高地,中国及菲律宾双方都不能宣称拥有其主权和主张12海里的领海权,但仁爱礁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中。

中国外交部称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是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维护主权,属于单方面的政治主张。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