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台灣陸委會主委公開對陸客說不?

查核結果:錯誤、誤導

一分鐘完讀:

近期微博上有帳號發布影片稱,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不希望陸客大量進入台灣,發布者諷刺台灣早就不在中國人的旅遊名單上,要「灣灣(台灣人)別自嗨」。經查,該影片原始畫面出自台灣民視節目「新聞觀測站」,邱垂正當時提到的「不希望陸客大量來台」是引述他人意見,而非他本人的看法。網傳影片既有移花接木的錯誤訊息,也有過度解讀邱垂正發言的誤導訊息。

深度分析:

微博帳號「法國漂」1月13日發文稱,東南亞國家因為電信詐騙問題,已不再是中國人民出國旅遊的選擇。同時帳號也引用了一則影片,內容是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受訪談話,繁體字幕寫著:「不希望陸客大量來,陸委會主委對陸客說NO,稱大陸會用陸客懲罰台灣」。該帳號評論稱,台灣更不在中國人旅遊名單上,要「灣灣」別自嗨。而這則附字幕的影片並非該帳號首發,可溯源至TikTok。

P1.png
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向陸客說不」的影片在中文社媒傳播。 (取自微博、TikTok)

從這則影片右下角的標註可知,其影片的原始出處應為台灣民視新聞,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查證,該影片畫面確實出自民視新聞節目「新聞觀測站」於2025年1月4日播出的邱垂正專訪。影片引用的內容如下:

5分35秒起,邱垂正談到上海副市長宣布積極推動陸客團客來台,台灣社會的輿論反應。以下為該段逐字稿:

「上海副市長宣布了上海將積極推動陸客組團來台,我們第二天,陸委會就接到100多通的電話,還有媒體的,就是傳各種的訊息給陸委會,他們反對。他們反對的原因,就是說台灣的旅遊品質,不希望陸客大量來造成很多混亂,或是說過去陸客是低價團進來,讓高品質的旅遊又消失。包括演唱會一票難求,陸客進來會更壓縮買票的機會,等等很多外部性的問題,台灣社會是有不同意見的。 」

由此可知,「不希望大量陸客來台」的說法,實際上是邱垂正轉述陸委會收到百通包含民眾與媒體的意見,並非陳述他自己的觀點。

緊接著, 6分24秒開始,邱垂正提到陸委會對陸客來台的關注重點,是「健康、有序」,他並提到陸客來台並非完全是「市場導向」,旅行者需要向大陸官方申請大通證,這就有了「政策導向」的可能性。因為如果台灣有些政策是「大陸不願意看到的」,大陸就可能會利用陸客「作為籌碼」給台灣的旅遊業者施壓,用經濟手段懲罰台灣,以脅迫台灣的業者表態支持大陸。邱垂正說:「這個我們都要高度地關注。」

接著他提到:「當然,陸客來台對於促進兩岸人民了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道,也是緩和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的交流政策。」

由此可見,邱垂正對開放大陸遊客到台灣的政策本身持正面態度,而網傳影片中解讀邱垂正說「大陸會用陸客懲罰台灣」是斷章取義和過度解讀。在民視專訪影片中,邱垂正僅表示要「高度關注」是否有經濟脅迫或政治脅迫的風險,以防一線的業者屆時蒙受損失。

台灣2011年開放陸客自由行,範圍包含中國47位城市居民,採行前申請。 2019年中國文旅部 宣布自該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的人民來台自由行,緊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兩岸旅遊業陷入停擺。台灣亦基於防疫宣布中國人士暫緩入境。

2023年5月新冠肺炎在台降級至第4類傳染病,陸委會同年 恢復探親與陸生、部分商務交流等大陸人士入境,以及第三地陸客來台觀光,其餘事由為專案申請。

2025年1月17日,中國文旅部開放福建、上海兩地 赴台團體旅遊

由上述歷史脈絡可知,除了疫情期間以防疫為由禁止大陸人士來台,2011年至今,陸委會皆採取有條件開放的政策,為大陸遊客訪台提供便利。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導,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平台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 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更詳細的介紹請参考 本文。我们另有X、臉書、IG頻道,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X這邊請進:中文 @asiafactcheckcn;英文: @AFCL_engFB在這裡IG也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