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司法部門紛紛成立「法理鬥爭民兵排」 文革「文攻武衛」死灰重燃

0:00 / 0:00

廣東東莞下發的「法理鬥爭民兵排」徵召令在網上熱傳。中央黨校前教授蔡霞表示:文革已死灰復燃;知名時政評論五岳散人認為,高科技新文革來臨,未來中國社會將採取常態化管控;有律師指,成立相關組織缺乏法理依據,斥「法理鬥爭民兵排」不倫不類,指法治與暴力互不相容。

周二(10日),廣東東莞司法局一份題為《關於組建法理鬥爭民兵排的通知》文件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件稱該局根據東莞市武裝部的要求,將在5月底前組建「法理鬥爭民兵排」,目前向全市律師事務所徵召18名律師或律師助理加入。

廣東東蒙司法局周一(9日)下發《關於下發組建法理鬥爭民兵排的通知》。(鄧學平律師微博)
廣東東蒙司法局周一(9日)下發《關於下發組建法理鬥爭民兵排的通知》。(鄧學平律師微博)

文件列出徵集人員條件為:年齡在18到45周歲,身體狀況良好,共產黨員,退伍軍人優先。要求各律所於下周一(16日)前提交報名表。

目前在東莞司法局官網上已經無法查到相關內容。本台記者按照文件上的聯繫方式打通東莞司法局律師工作管理科電話,當值人員稱負責報名工作的官員去參加培訓,下周才能回來,言語中側面證實了文件屬實。

東莞司法局工作人員說:清楚報名的,她這周出去培訓了,不在!你看下周再打過來吧。

目前生活在美國的中央黨校前教授蔡霞在推特上評論:這個文件如果是真實的,很值得關注。文革時期的各種做法改頭換面的死灰復燃了。「鬥爭」是文革時期的主旋律,以各種借口挑起民眾鬥民眾,並且還是政府組織一支隊伍鬥爭民眾。

目前生活在日本的知名時政評論人五岳散人在接受本台採訪時指出,「法理鬥爭民兵排」的重點落於「民兵排」,這其實就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是中國當前「動態清零」的政治運動催生出的暴力機構。他預料當局在當下提出組建「民兵排」,是為了對付那些以法理來挑戰「大白」及一眾野蠻「執法者」的不服民眾。

五岳散人說:民兵排本身就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它是歸武裝部管。為甚麼是民兵排?政府在一個大的社會運動的時候,必須掌握一個更寬泛的社會暴力機構,你不可能把這些律師、律師助理發配到基層執法機構去,必須得有一個東西承載它,就是民兵這一塊。那社會運動是甚麼?就是我黨對於疫情的防疫、各種各樣的措施。所以下面這些事情就都用「法理鬥爭民兵排」來解決。

五岳散人在他最新一期YouTube視頻中戲謔道:「法理鬥爭民兵排」是個好東西,令人想起毛澤東時代的民兵組織,有一種「文攻武衛」的氣質蘊含其中。他對本台解讀「法理鬥爭民兵排」這個充滿矛盾的名字,認為未來這類組織會極可能從文攻走向武衛。五岳散人說,這完全重複了文革老路,唯一分別是在高新技術支持下,社會管控更加密不透風和具有隱藏性。

五岳散人說:因為它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它又掌握一定的國家暴力的權力,那它當然就可以「批判的武器」然後改成了「武器的批判」,在極權社會它是非常好的轉換模式,就是法理不行的時候,它肯定要「物理解決」,你看它的要求也是「18到45歲,身體健康,中共黨員,然後加上退伍兵優先」,這肯定是做著「文攻武衛」的準備,就跟文革是一樣的,我們當今聖上「今自部署、親自指揮」疫情應對,未來中國會把所謂的這個疫情變成社會管控,成為一個常態化管理。

不過,當局組建民兵排的做法就在法律界中引起爭議。北京律師王才亮透過社交媒體表示,目前觀察到一些法院、司法局、律師事務所等單位成立「法理鬥爭民兵排」,但從《兵役法》、《國防法》中沒有找到設立該組織的依據。他質疑「 法理鬥爭」到底是和誰鬥爭?

流亡美國的人權律師陳建剛也就此接受本台採訪,他表示,律師是為民眾提供法律服務,是踐行「法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法理鬥爭民兵排」則是國家機器下的暴力機構,讓律師加入暴力組織,顯示習近平時代的荒誕。

陳建剛說:如果說讓律師組織成「法理鬥爭排」,也就是一個暴力機構的話,那法律還有甚麼用?講法治和講暴力這就是兩條路、兩個方向,完全不能相容的兩件事。現在中國在習近平的統治下,已經荒誕到讓人難以置信,我們所看到的這種亂像完全是反法治的,已經走到了無法無天的狀態。

2020年8月,貴州「黔成起智」律師事務所發布該所黨支部與貴陽觀山湖區「法理民兵排」共同進行活動的圖片和新聞。(黔城起智律所)
2020年8月,貴州「黔成起智」律師事務所發布該所黨支部與貴陽觀山湖區「法理民兵排」共同進行活動的圖片和新聞。(黔城起智律所)

本台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法理鬥爭民兵排」早於兩年前已經開始出現。2020年8月,貴州「黔成起智」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宣布與貴陽市觀山湖區「法理鬥爭民兵排」聯合開展活動;2021年5月,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法院就曾發布通告,稱該法院8名幹警集結組成「法理鬥爭排」,並稱基幹民兵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支群眾性武裝組織,肩負著「捍衛國家主權,維護社會穩定」的使命;上月18日,湖北監利縣法院也召開大會,該院20名幹警成立「法理鬥爭支援排」。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