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絞盡腦汁增加庫房收入,廣東省佛山市一處高速岔道口,近日被揭發成為掠取民間財富的合法斂財渠道,據報有多達62萬名車主跌入監控陷阱而被罰款,政府收益高達一億多元(人民幣,下同)。有職業司機形容這是一個 「坑」,成為地方政府名副其實的「印鈔機器」。(喬龍/程文 報道)
廣東省佛山市廣台高速43公里處一岔道口,Y字形路口中間被一條實線分開。因為變道壓實線,此處創造了62萬張違章罰單,總罰款或超一億兩千萬元人民幣。
被罰車主質疑該處實線畫得太短,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在廣州開貨車、常去佛山的司機張誠,曾多次在該路段被罰款。他周二(13日)接受本台採訪時投訴有關設計不合理。
張誠:就是給一個圈套讓你鉆,你變道過來實線那麼短,虛線都沒有。你怎麼變道啊?你想變道往另一個方向開,那是一個Y字形路口,完全是個「坑」(陷阱)。高速公路上這種情況太多了。
罰款增收交警月收入超其他警察

有網民於上周六(10日)發布的無人機視頻顯示,短短3分鐘內,已有27架汽車在該岔路口涉及違規被拍照。
眾多網民質疑當局此舉是設置陷阱,故意讓司機中招,戲稱該地的監控系統為「印鈔機」。對此,張誠說,交通警察依靠監控探頭向違規司機罰款,在中國是司空見慣。因而交通警的收入也比其他警察的高。
張誠:為甚麼現在當警察,交警的工資比普通的派出所民警工資高,待遇又好?因為他們罰款,繳納部分給國家,自己還回留一部分。攝像頭比印鈔機還厲害,印鈔機會壞,它這個(探頭)不壞。印鈔機還要油墨,它只用一點電。
河北省石家莊市司機張先生向本台表示,對用監控探頭合法斂財的行徑,很多司機有苦難言。他感嘆中國現行制度,政府部門並非為公益服務,而是走企業模式運作。
張先生:這種現象在中國隨處可見,到處都是。因為每一個職能部門他並不是為了其職能服務的,他只是為了利益更大化,交通部門是為了罰款最大化,醫院是為了收入最多,不是為了治病。從這個角度分析他就不可能治好更多的病人,所以交通就造成現在的結果。
廣州異議人士王愛忠也指出,不僅僅在佛山,其他地方也存在相同問題。類似設陷阱的情況遍及中國各地,表明有關人員濫用公權力。
王愛忠:這顯然是一個罰款的陷阱。佛山交通部門有意設置的陷阱,因為你如果說道路設計上的不合理,等到巨量罰單出現以後,他們應該很清楚這個點存在的問題。這次被輿論曝光,很能說明問題。就是他們有意設置的陷阱。
央視報道後廣東省政府派出調查組

事件在網上引起關注後,登上央視。報道指,這個岔道口因罰款總額驚人,被網友謔稱為「印鈔機器」,這說明此處交通標識的設置,存在爭議之處。央視新聞還引用此前一個信息報道「共有62萬4千多人在此處違章」。但經傳媒曝露後,該信息數據已消失不見。另據新華視點報道,針對佛山一高速路「天量」罰單一事,廣東省相關部門已派出工作組赴現場調查。
廣東省佛山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周一(12日)回應說,該局已經關注到相關輿情,將會同有關部門了解情況。佛山交警通報回應指,該處「電子警察」抓拍設備於去年3月18日啟用,截至今年4月1日,累計抓拍交通違法行為18萬4千373宗。
有網民質疑,一年18萬次違章,一天就是493次,這究竟是一條甚麼公路?
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曾有人大代表建議「清理以罰款為目的的電子抓拍」。引發社會共鳴。不少網民指電子抓拍所謂違章車輛,實際是為了罰款「創收」,增加交通、警察等部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