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众对大陆奶制品失去信心

河北石家庄政府国庆前夕再次就“毒奶” 事件向市民道歉﹐但似乎仍然难以挽回民众对大陆奶制品的信心﹐有市民表示拒绝再购买大陆奶粉。(毕子默报道)

2008.09.3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石家庄新闻发言人王建国﹐周一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三鹿奶粉事件再次道歉﹐并且形容当地政府对事件感到内疚和心痛﹐市政府对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王建国的一番说话﹐是否就能够成功挽救石家庄市的制奶工业﹐甚至是挽回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制奶品的信心呢﹖

去年中诞下三胞胎的深圳市民张先生就对本台记者表示﹐对大陆的产品失去信心﹐不会再购买大陆制的奶粉。他说尽管三鹿最近被三元收购后改名“新世达”推出市场﹐但此举不会得到市场认同。

张先生很无奈地说﹐大陆奶品陆续检出有问题﹐已经不知道可以喂孩子吃什么﹐现时就由太太全职在家﹐鲜榨豆浆、花生奶、炖骨头粥给孩子喝。他又表示正在申请到香港的通行证﹐证件获批后﹐会到香港入货﹐购买外国品牌的奶粉。但他听说﹐在“毒奶粉”事件爆发后﹐海关方面修改了有关条例﹐限制每人每次只能带4罐奶粉入境。

张先生又说﹐曾经咨询过一些律师﹐商讨能否向生产问题奶粉的厂家追讨赔偿﹐但律师方面就表示﹐当局对家长这种行为不支持﹐因此法院可能根本不会为有关案件立案。

过量服用含三聚氰胺的奶品﹐除了会令幼童患上肾结石外﹐对孕妇的潜在影响至今未有系统的数据。《世界日报》周二报道﹐一名25岁香港孕妇﹐本月中在广华医院诞下畸胎﹐她在怀孕期间﹐每日饮用一杯大陆出产的牛奶﹐怀疑毒奶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