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峰會(G20)周六(30日)登場,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啟程前往意大利羅馬準備出席會議。至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683天足不出國門。有專家透露,由於習總管治不力導致內外受敵,為坐穩江山及挽留面子,故這番再次「自絕」於國際場合與世界各國元首碰頭。
根據中國官方周五(29日)的公布,習近平只會以視頻方式,在北京遙距參與周六20國集團領導人第16次峰會,並發表講話。
據本台翻查資料,習近平已有近兩年,超過600多天沒邁出國門。他最後一次出國是2020年1月17日訪問緬甸,回國5天後便將武漢封城,之後在國際交流的露面完全靠視頻會議。由2020年1月17日至今已經有683日。
中國大陸的疫情防控堪稱滴水不漏,又稱全球最安全。究竟甚麼原因不利習近平出行呢?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中國近年被西方社會群起攻之,新冠疫源問題成眾矢之的,減排又未見成效,加上20大前國內政治風雲萬變,以上種種均令習總不願冒險。
夏明說:現在,習近平遭受到極大的危機。讓他如果到國際舞台,他有合法性的資源在減少。相反,他受到(疫情)聲討、責問甚至讓他丟醜的機率在不斷增加。一個是本著中國在疫情中,他本該負的責任。第二個是中國跟國際上的關係越來越被動,跟西方大國的關係都處於一種實際的冷戰狀態。第三可以看到,這次在格拉斯哥召開的是國際氣候會議,中國的經濟現在出現劇烈的滑坡。中國現在因為有煤荒、電荒,習近平之前說的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些是中國目前還沒有達到的水平。這些都是習近平丟不起的醜,他沒辦法冒的風險。
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前中國國務院國際問題中心研究員顧為群就對本台說,有來自中共外交體系的消息透露,疫情爆發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疫情期間的外交工作有明確的政策指示,中共2022年20大召開的期間內,除了俄羅斯和朝鮮外,習近平本人不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出訪。決定是鑒於當前國際政治複雜,國內兩面人的清肅工作還在攻堅階段,不出訪是出於對習近平的政治安全保衛。
顧為群說:不是涉及到中共核心的關鍵外交利益,以及他們非常有信心的,從他們的安全上來講,各方面都是非常有把握的國家,又是周邊的國家,他們一般的國家都不去。通過視頻(出席會議)來解決問題,符合他現在的這個行為。甚麼原因使他做出這個決策?一個肯定是疫情是考量的因素。六中全會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大動作,但是他不想給外界造成一個印象,他們國內的決策受到了美國這個外部因素的限制、影響和制約的話,他們認為臉上是掛不住的。
外界對習則有諸多揣測,有一說法指今年68歲的習近平動過腦部手術,根據其公開露面的視頻分析,可能有中風的跡象。另一說法就指,去年起中共情治體系多名特務頭目被肅清,孫力軍和傅政華落馬,中共內部政治鬥爭仍然激烈。
G-20峰會這個周末(10月30日和31日)舉行,世界20強國領導人將討論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和全球經濟議題。不少國家的領導人已啟程前往舉行峰會的意大利首都羅馬。習近平一直自詡「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唯這次派出外長王毅做「替身」。
外國元首方面,78歲的美國總統拜登在出席完G20峰會之後,會轉往蘇格蘭格拉斯哥,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綜合目前官方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也不會在這兩個高峰會上現身。
記者:馬立克/胡凱文 責編:何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