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去世 胡錫進批其「用搞垮祖國蘇聯贏得了西方稱頌」
俄羅斯傳媒報道,蘇聯末代領導人、前總統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在當地時間周二(30日)晚因病逝,享年91歲。中共官方新華社當晚發表231字短稿,不附評論,但黨媒《環球時報》評論員胡錫進則批評戈爾巴喬夫「用搞垮祖國蘇聯贏得了西方稱頌」。
俄媒引中央臨床醫院的一份聲明稱,戈爾巴喬夫因患長期重病,最終醫治無效離世,但無提供更多細節。他將被安葬於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其亡妻賴莎(Raisa)的墓地旁。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戈爾巴喬夫去世深感哀痛,將會向他的親友發唁電。
戈爾巴喬夫在1985年擔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年僅54歲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蘇聯在1990年建立總統制,他也是1991年蘇聯解體前,第一任亦是唯一一任總統。
他任內面對上世紀80年代蘇聯與美國冷戰期間,推行開放政策,支持控制軍備競賽,並尋求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包括與美國達成軍備控制協議,被西方國家視為「改革的建築師」,為冷戰結束創造條件。
戈爾巴喬夫推動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容許人民批評政府,但沒料觸發國內多個地區的民族主義情緒,一個又一個前蘇聯共和國宣布獨立,最終沒力阻止蘇聯解體,使東歐各國擺脫了俄羅斯的控制,結束持續數十年的東西方核對峙。
帶動冷戰結束,為戈爾巴喬夫贏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晚年在國際社會享負讚譽,同時亦令他在俄國內背負「民族罪人」的罵名。不少俄羅斯人至今仍認為,他要為蘇聯解體負責。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評論員胡錫進周三在其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批評戈爾巴喬夫「用搞垮祖國蘇聯贏得了西方稱頌」。胡錫進認為,戈爾巴喬夫「有某些知識分子常見的政治理想主義和幼稚,嚴重低估了多民族大國改革的複雜性和風險挑戰,而且對改革進程缺乏把控力。」
另據《紐約時報》2013年2月的報道,習近平於2012年12月在廣東視察時,習近平對黨內人士說,中國必須「深刻」記取前蘇聯的教訓。
報道引述習近平的內部講話稿指出:「蘇聯為甚麼會解體?蘇共為甚麼會垮台?一個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動搖了」,「最後戈爾巴喬夫輕輕一句話,宣布蘇聯共產黨解散,偌大一個黨就沒了,」這份文件引用習近平的話說。「最後,竟無一人是男兒,沒甚麼人出來抗爭。」報道指習近平要求中共回到傳統的列寧主義。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