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副校長風波疑北京干預 師生醖釀罷課

0:00 / 0:00

香港大學委任副校長風波進一步惡化,教職員組織和學生會不滿校委會否決陳文敏的任命,表明不排除發動罷教、罷課抗議。陳文敏認為校委會的決定,令人懷疑有政治考慮,而校長馬斐森接受外媒訪問時指出,事件不排除涉及北京干預。但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則認為指控要有證據。(林靜 報道)

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港大校友關注組,就港大校務委員會否決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擔任副校長的任命,周三(30日)召開聯席會議。

組織對校委會否決副校長人選,感到極度遺憾。其中,"港大教師及職員會"將會在校內進行意見調查,收集教職員是否同意校委會否決任命陳文敏的決定。主席張星煒表示,不排除發起罷教。

張星煒說:我要做個調查,看看同事的回覆如何,若他們覺得應該要罷教、那就罷教,我一個人好難決定,但他們罷的話,我一定罷。

至於港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李峰崎亦表示不排除罷課,但要視乎教職員的決定。

李峰崎說:我們會跟老師他們作溝通,我們亦不排除罷課的可能,但可能還需要跟教職員和同學作溝通。

事件中的主角陳文敏,周三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任命被否決屬意料之內,但一連串事件,包括親中媒體批評他的報道令人懷疑有政治考慮。

陳文敏說:在去年十一月開始,其實最先披露(獲推薦)的是文匯報在整件事中的觀感,在整個決定過程中,大家都看不到令人信服的理由時,一拖再拖的時候,令人很難不去懷疑有政治上的干預。

推薦副校長人選的物色委員會,是由港大校長馬斐森擔任主席。馬斐森在校委會投票前接受《路透社》訪問,他指委任副校長風波的背後,相信有人指揮向他和支持陳文敏的校委施壓。又透露他的私人電郵曾被黑客入侵,部分內容被親北京媒體刊登,認為不能排除是北京在背後操作。

但本身是校友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認為,根據馮敬恩引述的內容,校委會有足夠理由就副校長任命作出決定。至於北京是否在背後干預,她指聲稱有干預的人,應拿出證據。

范徐麗泰說:證據,你說誰干預便給我證據,然後我便考慮(相信)。

對於政治干預的可能性,中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中央在今次港大選副校一事上,插手的可能性相當大。

林和立說:包括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曾發文章攻擊陳教授,其實中央參與"倒陳"的心很明顯。而最重要不是針對陳文敏和港大,而是劍指香港學術界,相信會漫延至其他院校。

校委會委員兼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於校委會會議後披露部分委員發言,包括指李國章質疑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盧寵茂批評陳文敏學術水平不足,亦有委員指陳文敏率先公開自己屬副校人選涉操守問題。

港大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周三譴責馮敬恩違反保密協議,如何懲處要待校委會開會決定。

梁智鴻說:我認為這違背會議保密制度使到在議會中討論,無法清晰各抒己見。保密一個理由,第二,要保障推選人的私隱,第三,香港大學有人事政策,我們要這樣做。

根據校委會《指引及行為守則》,指會議內的討論是嚴格的機密。除非得校委會或主席批准,否則不得披露,但指引沒有列明如果違反有何懲處。

而馮敬恩向本台指,他不會主動辭職,校委會無權將他辭退。

馮敬恩說:我是同學選我進去的,若要我走,亦應該是同學叫我走,而不是校委員,除非我自願。

至於校委會成員李國章表示,自己不會否認亦不會承認有否在會上質疑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他指馮敬恩是"大話精"違反保密守則,言論並不可信。

范徐麗泰亦說,對於馮敬恩公開會議內容感遺憾,為所謂公義放棄誠信,比她期望中的香港大學生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