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晤京官後 泛民更堅決否決政改

0:00 / 0:00

距離香港政改表決不到一個月,立法會議員包括十四名泛民議員,和三名負責政改的京官見面。與會的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表明,人大 831決定並非限於2017年,未實施之前亦不可以更改。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強調,中央會與泛民的"死硬派"鬥爭。而泛民在會見京官後指出,更加確定會否決政改方案。(林靜報道)

中央官員和立法會議員周日(31日)早上9時在深圳五洲賓館會面討論政改,三名中央官員,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出席,而香港特首梁振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在場。

會面分開兩節,首兩小時為全體議員和中央官員的閉門會議。其後的兩小時,建制派議員離開,只有泛民議員再與中央官員單獨閉門商談。

泛民主派會後見傳媒,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表示,雙方都不能說服對方,再沒有懸念,將會堅決否決政改方案。

2015年5月31日,到深圳見京官的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表示,在會面上雙方不能說服對方,泛民將堅持否決政改方案。(公民黨提供)
2015年5月31日,到深圳見京官的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表示,在會面上雙方不能說服對方,泛民將堅持否決政改方案。(公民黨提供)

梁家傑說:今次我們上來深圳,本來是打算盡議員的義務和責任作最後陳情、最後的游說,但經過四小時的會面,我們覺得見到的只是雙方立場清楚,但互相不能夠說服對方。所以我們沒有甚麼懸念,中央是一意孤行去篩選,不給香港人真普選,泛民議員亦別無選擇堅定否決政改方案。

對於中央官員表明政改表決,是對是否擁護一國兩制的試金石,泛民會選擇合作還是對抗呢? 梁家傑被記者多番追問都沒回應。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接受本台訪問時就建議,政改遭否決以後,港府能盡快與社會團體對話,尋求另一個更能回應民意的政改方案,再度表決。

何秀蘭說:我們促請中央和港府,在今次政改遭否決後,召開朝野高峰會議,能落實去年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見學生代表時,承諾成立的朝野溝通平台,能修訂一個能回應大多數市民的方案,那還能趕得及10月拿上立法會表決,若中央還是一意孤行操控選舉,那我們還是會繼續否決。

據了解,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第一節閉門會議發言時,指距離表決政改方案只有十多天時間,呼籲泛民放下包袱。而跟泛民單獨會面時,王光亞指泛民主派有兩類人,一類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死硬派,打著民主的幌子,把香港視為獨立政治實體,阻撓特區政府施政、對抗中央管治;中央對這部分會堅決鬥爭,特首普選制度的設計就是將這些人摒除在外,即使他們當選中央都堅決不會任命。而另一類,就是屬大多數的泛民"朋友",他們都關心國家發展和香港前途,會加強和他們溝通。

兩場會議結束後,王光亞會見記者,指泛民議員一直以綑綁的方式否決普選方案是很不幸。他指香港回歸近18年,現在才出現政治分歧和矛盾,主要原因是有小部人始終堅持反對中央,若這些人當選的話,對國家和香港將會是一個災難。被問到中央要"堅決鬥爭"的泛民,包括甚麼人,他沒有明言。

王光亞說:這不是第一次說的了,今天對話的,我認為他們多數也還是出於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加以思考的。

而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在首場閉門會面上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除具有政制發展的決定權、還具有《基本法》的解釋權,具有不容挑戰的法律效力。他又指有關"決定"是在廣泛聽取香港各界意見、經長時間研究的審慎決定,不存在還未實施就加以改變的可能性。又說這次政改投票,亦是測試議員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是轉向合作共贏正道、還是繼續走對抗俱損歪道的分水嶺。

李飛其後在記者會上就有關言論表明,"白票守尾門"等同架空提委會,並不可行。人大831決定的效力不只限於一次選舉,2017年後的普選都要按照831框架,重申由人大常委會作出的重要決定未實施,不存在修改的必要。

李飛說:這個決定講得很清楚,它沒有限定只是2017年,而是2017年開始,包括各任行政長官普選都要按照831決定,它的效力不限於一次選舉,是長期有效的。為甚麼一定要拼命反對"831決定"呢?那就是不尊重全國人大常委作出的決定,你到底把"一國"放在甚麼位置上,那很清楚嘛!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會繼續爭取泛民支持,呼籲他們回心轉意。他表示政府已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去處理政改問題,會如期六月中旬向立法會提交政改方案進行表決。

梁振英說:如果政改不能夠通過,我們要放下政改議題,將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去做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工作。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認為會面雖然未能提高政改通過的可能性,但雙方均認為未來要繼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