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醫療事故頻生 病人被打錯針

0:00 / 0:00

香港又再發生涉及公共醫療的事故,衛生署南區一間診所兩個多月前,當值醫生替一名病人打錯針,將破傷風針當成流感針注射,幸好病人沒有不良反應。署方以保障病人私隱為由,沒有主動公布事件。 (林國立 報道)

被打錯針的病人,2月23日到南區一間政府診所打流感針,但醫生打錯了預防破傷風針,一直沒人發現,過了一星期,診所醫護人員點算破傷風疫苗存貨,發現數目不對才揭發,涉事醫生即日上報衛生署,並聯絡病人補打針,但署方沒有對外公布。

衞生署在回覆傳媒查詢時證實打錯針,診所已即時聯絡求診者解釋及致歉,並安排身體檢查。病人無不良反應。會督促診所人員注射疫苗前,仔細核對資料,避免同類事件。而沒有對外公布,是為保障病人私隱,未獲病人同意,沒有透露被打錯針市民的個人資料,包括性別及年齡。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醫療事故涉及公眾利益,既有需要提醒其他醫療機構注意,亦應讓公眾問責,署方單以涉及私隱不公布並不合理。

彭鴻昌說:我們覺得衛生署以私隱為理由不公布,亦有地方不合理,有時其實不公布病人的私隱,或個人資料,都可以公布事故的經過原因,和改善的措施,披露這些事件不一定要披露病人的個人私隱。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促請政府盡快調查,又指事件是醫護人員,沒有做好"三核五對",即使用藥物過程中,要核對三次,和確保用的藥物種類、劑量和病人都正確無誤。

郭家麒說:很奇怪這次打錯針會發生,因為在一般的醫療程序中,一定要做足"三核五對",若果不是一個疫苗,今次若打的是抗生素的話,情況是相當嚴重的,大家都知道有一些病人,對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有很嚴重的反應甚至致命的。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今次事件已經算幸運,若果打錯的是其他藥物,例如麻醉藥或心臟藥物,可以很危險。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近年來頻頻發生醫療事故,涉及疫苗的事故亦先後發生多次,2014年底,元朗容鳳書母嬰健康院為初生嬰兒打四合一混合針時,發現其中一個嬰兒打錯乙型肝炎疫苗,由於不能肯定涉及嬰兒的身份,最終要為十六名嬰兒補打混合疫苗。同一間診所在2013年底,亦有七名病人打錯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