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海救人消防處蛙人指拯救工作困難

香港撞船事故中再有一名重傷者情況好轉,但仍有2人危重,另外還有22人留院。撞船後率先到場拯救的紀律部隊人員指,現場環境惡劣,期間不斷有雜物由高處墜下,拯救工作十分困難。海事處指要半年時間完成調查報告。(馮日遙報道)

0:00 / 0:00
海難事故當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拯救的兩名紀律部隊人員,周三(10月3日)向記者講述救人經過,他們指現場環境惡劣,拯救工作十分困難。(相片由香港政府提供)
海難事故當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拯救的兩名紀律部隊人員,周三(10月3日)向記者講述救人經過,他們指現場環境惡劣,拯救工作十分困難。(相片由香港政府提供)

事故中一名九歲女童情況仍然危殆,目前在東區醫院留醫。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周三指,危殆的女童因為遇溺昏迷,曾出現心臟停頓,目前需要心肺機協助呼吸,另一名傷重男子,情況亦令人擔心。

他說:"該女童因遇溺,目前需要靠機器協助呼吸,情況令人擔心,另一名傷重的男病人,因肋骨骨折,他的情況亦是很危險的。"

當時與妻女在"南丫四號"上的傷者趙先生指,事發突然,連妻女都顧不到,幸好三人最後都獲救,趙先生右手臂骨折,身體多處擦傷,敷藥後已無大礙。

趙先生指,"南丫四號"出事時船速慢,由南丫島啟航不到五分鐘就被撞到左邊船尾,船開始傾斜,乘客叫救命,又到船尾搶救生圈,他失平衡跌倒,撞到船身欄杆,聽到女兒叫救命也顧不到,只能掉救生圈給她。

他說:"當時小朋友與媽媽一起,媽媽抱著她,舉高她,不讓她飲海水,不過都飲了海水。"

趙先生事後才知道妻子及女兒亦獲救,醫生一度擔心他女兒肺積水。他說:"因為醫生擔心她飲了鹹水,肺部會有水,因為鹹水有細菌,可能入了肺,剛開始不太樂觀,所以進了深切治療部。進了一天,昨天出來,現在普通病房。"

趙先生墮海後還協助了一男一女把救生圈給他們,不過他姊姊就不幸遇難。

另一名在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的男傷者的母親連女士指,兒子情況已有好轉。她說:"他手腳已能郁番,無大問題,但仍然未能進食,身體有多處損傷,說話不多,他話好倦要休息。"

當局周三安排多名參與救援工作的紀律部隊人員講述拯救情況。事發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消防處潛水員許家俊指,現場環境十分惡劣,好多人叫救命,他們需要打爛窗門救人。他說:"當時很多人叫救命,很混亂,我們5個潛水員,加上消防船的人員,均忙於拯救,每人各自拖住兩個傷者,將他們帶上消防船上,拯救很困難,當時很大浪,船不斷入緊水,窗門又很狹窄,我們要破窗和潛入去,不斷聽到有人吹哨子求救。"

另一參予拯救的水警新界南分區特遣隊警長李偉謙指,由於船的玻璃窗堅固,要爆開才能進入船艙,同時亦要令被困的人士冷靜,期間有雜物由高處墮下,雖然有警員受傷,但仍爭分奪秒救人。

他說:"事發時很多市民實在太驚慌和緊張,他們用力抓實窗門或抓實雜物,不肯出來,他們這樣會影響後面的人無法出來,我當時對他們說,你要冷靜放手,否則你一定會死,祇要你放手,一定會救到你,另一邊同事不斷用鐵筆打破窗門救人,期間不斷有雜物趺下來,整傷同事,但當時祇知道要爭分奪秒救哂所有人出來。"

海事處處長廖漢波表示,被撞的"南丫四號"船身損毀嚴重,船尾有一個約10呎乘10呎的大洞,當局會調查該船隻為何會迅速下沉,以及船員有否違返規則,預計半年完成調查報告。

他說:"從該船尾可見有一個約10呎乘10呎的大洞,按照一般船隻而言,若祇是船艙受損入水,應該能承受而不會導致下沉的,按現時船尾的損毀程度而言,可見當時的撞擊是很嚴重的。"

廖漢波又指,是次意外調查完成後,或需要檢討租賃船隻的安全指引。

而警方、政府化驗所以及消防處人員,中午時先後登上撞船的"南丫四號"調查,他們分別在上層船尾位置量度、拍照以及檢查損毀情況,消防處人員則在下層,搬出船的物品,以便檢查船隻內部情況。"南丫四號"目前停泊在南丫島牙較灣對開,船的四周圍上防汙帶,以防漏出燃油污染海面。水警小艇同海事處船隻以及躉船在旁戒備。出事的另一艘"海泰號",停泊在榕樹灣碼頭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