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委成员促李国章与学生加沟通


2016.01.31
hku1-feature.jpg 2016年1月26日,香港大学校委会会议结束后,学生出现冲击行为, 有校委成员认为行动不必要。(香港电台图片)

香港大学校委会上周二会议结束后,学生出现冲击行为,而校委主席李国章亦作出严厉的批评;有校委成员认为,双方的做法都是不必要,应该多加沟通,增进互信。而港大罢课委员会就与李国章会面,提出3项条件,有2项已被否决。(戴维森 报道)

港大罢课委员会周日(31日)下午召开会议,决定暂缓罢课。委员会表示,希望在周三(2月3日)或之前,与校委会主席李国章会面,但同时提出3项条件,分别是在港大进行会面、邀请校委柯天铭及张达明与会,以及容许校园电视在席,但初步已否决头2项要求。

罢委会成员梁丽帼说:无论是李国章或是马斐森教授,都是港大校委会主席及港大校长,各个持分者都是港大(的)人,没理由外面借场地,而不在港大举行。第一、第二项条件都显示了,令学生质疑李国章有否诚意,在此对话。校方要给予一些诚意,当同学是希望有一个对话,而当日校长都信誓旦旦称会面发生,而学生提出此条件,背后是有根据,希望对方有诚意,接纳3项条件。

由教职员选出的港大校委成员陈祖为,周日(31日)出席一个电视台节目时说,校委会已经决定成立专责小组,研究大学的管治,是一个好开始,只不过并非即时,因为要即时成立是有一定困难。他又认为,校委会公布消息的方法有不足之处,但学生的冲击行为是没需要。

陈祖为说:如果他们(校委)出来不解释,你(学生)是否才进一步抗争?现在程序倒转了,他们先围堵,然后要求解释。即使你有多不喜欢李国章,在会议上的确达到了两样对香港大学有利的事情。

陈祖为指出,除了决定成立小组检讨港大管治,校委会亦同意成立另一个小组检讨保密机制,看一下能否适度放宽,提高校委会的问责性和透明度。

对于校委会主席李国章事后批评学生好像“吸了毒”,并受到政党的摆布,曾经在“占领运动”期间,担任学生和政府中间人的陈祖为,认为李国章的说法过火,言论武断,也没有事实根据。他指港大的活动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在场,他不认为学生容易受到政党的操控。

陈祖为说:我觉得李国章的言论,当天的表现是过火,他无需要挑起更多的纷争。事实上我所认识的学生领袖每个也是非常强的独立自主,甚至达致非常强横的态度,他们不是任何意见也会听。

对于是否应该惩罚涉嫌的学生,陈祖为认为,要通过沟通化解矛盾,惩罚学生只会令他们更不信任校方。他希望李国章及学生都不要以双重标准指责对方。

陈祖为说:(学生)不能够因为行政长官委任他(李国章),所以他就是行政长官的棋子,他一定有秘密任务,也不能得出这个结论。我不同意,我奉劝双方都不要以双重标准去指责对方。

另外,公民党主席、港大校友余若薇早前去信港大校长马斐森,对他在没有证据之下,认同校委会主席李国章批评学生的说法,感到失望。余若薇在社交网站公开马斐森回信,指现时仍认为应该谴责学生当日在校委会会议后的冲击行为,强调是不可接受,至于李国章的言论,他不会回应。马斐森又说,事件令他联想起1989年英国一个球场的惨剧,造成96人死亡,感受生命受到威胁。马斐森指出,他没偏袒任何人,一直坚持以安全为优先的立场,认为学生的冲击行为没有必要,行动亦没有达到学生的目的,只是破坏大学声誉。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