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上市公司現監管爭議 港交所疑「大細超」篩走細價股放生恒大等中資大企
本台日前深入報道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的集團,藉國際化打入西方股市,逆市進步;相反港股「A股化」的結果是「劣質化」。而另一焦點值得深思的是,香港除了「搶外資」不復當年勇,對上市公司亦出現「監管爭議」,包括港交所推出「快速除牌」機制,篩走大批「細價股」,惟「恒大」等部分仍負債纍纍的大型企業卻獲復牌。最近2年數據顯示,在停牌急增之下,除牌多、復牌亦多;另愈來愈多上市公司被質疑為減審計費和增加集資機會而「投機取巧」。有分析指,監管的確須更嚴謹以保障投資者利益,但尷尬的是,港股過份受制於撤資潮和中國經濟下行影響,未必有本錢「去蕪存菁」。
港股受「劣質化」問題困擾多年,除搶外資,港交所由2018年始修訂部分《上市規則》要求,加速除牌機制,包括若主板發行人持續停牌18個月(GEM發行人則為12個月),期間未能修正問題,將被除牌;另將上市公司的最低市值要求,從2億港元提升至5億港元等,以助提升整體市場表現。
停牌數量增 除牌和復牌數量亦相應上升
本台據官方最新數字發現(見下表),在停牌數量增加之下,除牌和復牌數量之間亦相應上升。今年首7個月,有85間公司長期停牌,不計轉板上市、私有化或撤回上市的公司,至少16間公司被按例除牌,但同時有至少14間公司復牌;而去年則有78間公司長期停牌,44間除牌同時,53間復牌。港交所回覆本台時指,去年復牌數字,較2022年和2021年增加40%及66%,反映加速除牌程序,「促使了長期停牌公司積極解決問題並盡快復牌」,同時指「事實證明,這些改革和監管措施的加强,明顯提升了市場質素」。
外界質疑港交所除牌準則「大細超」
不過,港交所的說法似乎與市況表現有所不同。本台上周四(15日)曾報道,港股「A股化」兼「劣質化」問題持續近10年,特別不少半新股的表現強差人意,大批公司跌穿上市價、成交量低、虧損嚴重及「零派息」,在經濟不景下,港股更一蹶不振。
而近來不少聲音質疑,港交所的除牌準則「大細超」。其中,親中媒體《香港01》去年9月中曾報道指,9成被除牌屬細價股,但陷債務危機的「恒大」及旗下「恒大汽車」、「花樣年」、「奧園健康」等中資巨企則獲「鬆章放生」復牌。
評論:港交所把關不力 損港股形象和投資者利益
前《有線財經台》台長顏寶剛接受本台訪問時,質疑港交所把關不力,有損港股形象和投資者利益。
顏寶剛說:「『恒大』在內地清盤,在港交所卻獲容許一再復牌。直至出事了,許家印(去年9月底)都被捕了才再暫時停牌,但其他相關的公司現時仍可掛牌。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因公司在清盤情況、或在財政出現問題之下,為何在此階段仍可容許復牌?投資者在資訊掌握上不完整,易受市場資訊誤導,如此容許復牌,有違保障投資者的原意。」
另就停牌情況,值得留意是,據新設的港府法定機構「會計及財務匯報局」,7月初發表《因延遲公佈初步年度業績而停牌的上市實體分析》的報告,2023年度共有66間上市公司,未有如期公布年度業績而被停牌,較前一年度的59家大升12%。當中最常見的停牌原因,是上市實體仍未完成財務報表所需文件(42%)、需要額外時間對特定事項進行審計(30%),以及識別出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可疑交易(17%)。
7成上市公司頻密更換核數師 影響財務匯報及審計質素
事前數月,當局亦指出,香港上市公司審計費用增長輸通脹,7成上市公司以「投機方式」頻密更換核數師,減省成本和應付上市要求,影響香港財務匯報及審計質素,亦更影響公眾利益、資本市場質素和信心,包括關注公司內部監管不足,「有停牌股票由較大規模的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轉向外部查察記錄欠佳的較小型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
香港前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向本台指,有關情況「不理想」,又指由於港股大多是中資,往往受制於當地資訊透明度、制度,而經濟差時審計風險亦大增,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俗稱「Big 4」)之一的羅兵咸永道(PwC)陷入恒大財務造假風波,正是一例。
梁繼昌說:「國內公司財年年結大多數按法例是同一日,與香港公司不同。即使是『Big 4』(公司規模)很大,資源都分得好薄,時間壓縮得很緊,當中工序做得多好?有否其他壓力?是否有審計費用壓力?這都是積聚的問題,而問題現在浮現,主要因為經濟周期差,財務問題浮現。上市公司的質素和合規是很重要,這是回復市場信心第一步,但當局只是罰款了事,或停牌後很快再復牌,就當是解決了問題,不應就此作罷。」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向本台整體分析時,提及美股質素高,除了企業市值高,上市門檻和把關亦較嚴格,如要求一定股本回報、審計費用等;港交所提高上市要求,冀排除劣質公司,不過尷尬的是,今時今日港股「江河日下」,吸引外來投資能力低,質疑是否有「去蕪存菁」的本錢。
記者:夏雪(華盛頓) 編輯:施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