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傳媒報道,一對在香港前線抗爭的夫婦,去年12月前往加拿大尋求政治庇護,近日獲批難民資格。當事人稱,曾在香港遭便衣中方人員扣留及香港警察跟蹤搜屋。另外,兩名經歷反修例運動的香港青年,去年投奔美國後,已經獲得政治庇護。兩人以書面形式向本台表示,「以前為香港這個地方感到自豪,現在為香港兒女的身份而自豪」。(馬立克/胡凱文/潘加晴 報道)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周二(6日)報道,獲加拿大庇護的港人分別是33歲男子及其30歲妻子,二人均積極參與去年的反修例示威,同年12月抵達加拿大,於今年9月1日收到加拿大移民和難民局書面通知,獲批「公約難民」資格,接納他們的庇護申請,成為首宗香港抗爭人士成功向加拿大申請庇護的案例。
報道引述該名男子稱,自己非常活躍於香港的示威活動,包括參與要求實現普選的政黨,向政府施壓。他與妻子有參與去年的反修例示威,更是前線抗爭者,他當時營運一間倉庫為抗爭者製作和提供防具。他又聲稱,曾在香港遭便衣中方人員扣留,香港警方亦跟蹤及搜查其寓所,但從未起訴他。在港的最後時間,他因憂慮安危,曾匿藏於一幢大廈下的洞穴。
該名男子接受訪問時表示,終於可以在安全的地方生活,無需要隱藏下去,他又感謝加拿大的決定,形容加拿大與港人有共的價值觀。《環球郵報》報道稱,由於害怕二人及其在港家人會遭到中共國安人員報復,所以未有透露案件的詳情。
有加拿大移民律師(Richard Kurland)表示,他相信該兩名港人是首宗香港抗爭人士成功向加拿大申請庇護的案例。據悉,今年稍早時共有近50名港人在加拿大向當局申請庇護,當中有不少是抗爭的活躍份子。
此外,一對香港姊弟在美國的庇護申請獲得通過。知情人、加州民運人士鄭存柱接受本台專訪時透露,美國移民局是在8月與兩人見面,本月通知他們申請獲批。廿多歲的姊姊正在工作,弟弟是陳彥霖的同學,現正攻讀大學。
二人書面回覆記者查詢時還表示,「人在異地生活由零開始,需時重新建立一切,會打工兼職餐飲業。因為疫情關係,外出活動非常有限,但會參加居美國香港人舉辦的聲援香港活動,海外香港人非常團結。」
被問到在美國異鄉渡過中秋節的心情,他們回覆「當然感到可悲和痛心,以前為香港這個地方感到自豪,現在為香港兒女身份而自豪。」最後姊弟倆人向香港的抗爭者送上祝福,「希望手足萬事小心,好好保重」。
據悉,兩姊弟曾經多次參與反修例示威,但並非運動領袖,亦沒有被警察拘捕。目前二人但仍擔心香港狀況,擔心暴露身份,故暫時不願接受訪問。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