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攝影展多倫多市中心開幕 副市長到場支持:港人集體回憶

0:00 / 0:00

多倫多有港人一連五日舉辦香港反送中連儂牆展覽,展出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由一群港人攝影師為散落各區的連儂牆紀錄了影像。主辦單位邀請得多倫多副市長出席開幕,期望展覽可凝聚海外港人之餘,亦可將連儂牆的意義帶入加拿大主流社會。有參觀的港人移民被影像所感觸,但亦有人認為影像太浪漫化。

由海外港人籌辦的《Memo-Ries! 牆話短說》互動攝影展周六(9日)起一連五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舉行,展出一群港人攝影師於反送中運動期間,走訪港九新界近一百幅連儂牆所拍攝的相片,其中包括兩幅3米乘2.5米高的巨型作品,及設置多倫多版本連儂牆,讓公眾貼上留言。主辦單位又特意將不少連儂牆上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並附上相關英文傳媒報道的QR code,讓參觀的本地人亦可了解連儂牆的意義。

大會展出一群港人攝影師於2019年期間為連儂牆所拍攝的相片。(胡彗藍攝)
大會展出一群港人攝影師於2019年期間為連儂牆所拍攝的相片。(胡彗藍攝)

主辦人Grogu表示,展覽首日已有逾200人入場,反應理想,又指展覽特意選址市中心,吸引本地人入場:「都多外籍人士或者本地人入場,亦有很多即席入場的人,因為我們的場地是位於市中心,亦很接近安大略藝術設計大學,故也有學生入場。我並不希望只是有香港人入場,接觸得到主流社會的話,然後再連結回香港人,便是我們流散香港人應做的事。」除主流社會外,Grogu亦希望展覽能助海外港人探索將來路向:「(展覽)不是想帶出大家的傷心處,不是要在大家的傷口上灑鹽,而是大家要整理好自己之後,在今日開始我們如何面對我們的將來,我們一班香港人如何可以走在一起,而我們有一日可以堂堂正正回去香港。」

會場設置一幅多倫多版本的連儂牆,讓公眾貼上留言。(胡彗藍攝)
會場設置一幅多倫多版本的連儂牆,讓公眾貼上留言。(胡彗藍攝)

多市副市長:連儂牆是港人集體回憶

開幕禮邀請了多倫多副市長Ausma Malik發言,她形容連儂牆是香港人集體回憶,呼籲大家不要忘記,並繼續為人權奮鬥。展覽贊助機構之一、捷克港人團體「我哋(NGODEI)」的發言人Loretta亦有專程到多倫多出席展覽開幕,她形容展覽設計很好地還原2019年連儂牆的原貌:「把連儂牆以一比一比例放出來,讓大家好像置身其中,加上燈箱的處理手法,在比較暗的環境中,讓大家更集中在作品之上。」她又形容展覽可讓更多主流加拿大人認識香港社群,「我們最後請到(多倫多)副市長來發言,其實是很感動,因為我經常覺得一場運動不可以只由一群同族裔的人去做,而是要在一個社區裡面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觀眾指觀展心情複雜 望流傳連儂牆歷史

有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參觀後,形容自己看到多倫多版本的連儂牆,非常感觸:「當然很感觸,沒有寫甚麼很特別(紙條),都是香港人加油,希望有日可以煲底相見。很少在多倫多見到這樣好的展覽。其中一幅(作品)在隧道裡有一家人帶著小朋友出去看連儂牆,我覺得以香港的情況,父母是有責任讓小朋友知道正發生甚麼事。」

 有參觀者認為展覽有助承傳歷史,亦有人坦言觀展心情複雜。(胡彗藍攝)
有參觀者認為展覽有助承傳歷史,亦有人坦言觀展心情複雜。(胡彗藍攝)

有移民一年的港人Jenn認為,展覽有助連儂牆的歷史,但認為展覽宣傳不足,較為可惜:「這件事流傳下去需要有更多人知、更多人留意,將整年事做得美觀些,可方便觀眾分享出去。」但亦有到埗四個月的港人Ben表示,觀展的心情複雜:「少少浪漫主義,比較打於形式重一些。我不知道自己看這些展覽時,究竟應用一個甚麼的心態,尤其是我們經歷過這些事,見過真實的畫面,然後看到這些美輪美奐的圖片,感覺是有點難以形容。」

多倫多副市長Ausma Malik出席開幕發言,形容連儂牆是香港人集體回憶,呼籲繼續為人權奮鬥。(受訪者提供)
多倫多副市長Ausma Malik出席開幕發言,形容連儂牆是香港人集體回憶,呼籲繼續為人權奮鬥。(受訪者提供)

展覽將歷時五日,至本周四結束。港人團體「我哋」Loretta指現正開展「我哋幫緊你藝術基金」,希望幫助海外港人籌辦文化藝術活動,述說香港發生的事情。基金早前資助歐洲、英國等地舉辦藝術活動,而今次攝影展則是首次資助加拿大的港人,她期望未來可支援更多剛適應新環境的海外港人籌辦活動。

記者:胡彗藍 責編:李榮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