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批評 "港獨"引起爭論。本台邀請6名香港的80後年青人討論"港獨"問題,他們直認支持香港城邦建國、成為獨立實體,或者返回英國統治,為2047年"香港50年不變"的限期鋪路。(何山報道)
加入本台越洋電話論壇的6名香港年青人,分別在旺角發起 "唱紅打黑"的梁爽、雨傘運動期間發起在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紮營的馬仔,藝術家Lisa,80後自稱沒有讀過書的香港Eye,同在臉書公開支持香港獨立的鄭俠。
香港Eye說,雨傘運動失敗之後,他心痛欲絕,更看到香港的代議政制已經名存實亡。
他說: "心痛欲絕是整個代議政制失效,議會中的人,泛民的人,社運的人,做不到我們想他們做的事。有一些事,明明知道要做;有些事明明知道要說,但都不能用自己的口去說,不能用自己的手去做。"
香港Eye並說,對傳統泛民主派已經將政治當成一份工作,沒了理想。
他說: 原因正正是因為身份,或者各樣的原因,令這個虛假的代議士的身份,有很多制肘,他們不是做這份工。
他眼中,有遠見,能提出香港政制願景的,是兩個被視為激進派 "祖師爺"的陳雲與黃毓民。香港Eye說,陳雲提出香港城邦論及議會制選特首,黃毓民則是直接民主的總統制與全民制憲。
他說: 兩人,陳雲說了議會提名,黃毓民是全民制憲,可以說是思潮初型的一個論述。有兩條路線,是解決這個選舉問題,只有他們兩個的路線與論述是比較有初型。
對於藝術家Lisa而言,她說就算香港有了普選的民主,選出來的都是北京的政治代理人。
Lisa說: 就算你有普選,他們選之前,已經與上面政府談好了。他們之後執政會給北京政府做甚麼,他們台底下的承諾,可能已經是在害香港。我們到時候選了(他)出來,可以怎樣反抗呢? 到最後的政治問題都是解決不了。
她說,沒有香港 "主權"下的民主,換特首是換湯不換藥,更擔心選了出來,之後的制衡。唯有以香港利益優先的特首,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Lisa 說: 他們不敢與中央爭取,如果這個政治環境不改變,這政府換了誰,換了梁振英都是一樣,香港人的前途是沒有的。我們真的要拿回政治的主權,也就是我們在政治上要有說法。,不可以是英國殖民地的態度,我們(不)是混飯吃。政治我們(以前)不理,現在不行,否則連生存的空間都沒有。
臉書上公開宣告自己是港獨支持者的鄭俠則說,當下的爭普選是一個騙局,沒有香港主權的普選,更是騙局中的騙局。
鄭俠說: 我直接一點,誇張一點地說,普選是一個騙局,到了2047年就會失效;現在有一批人,打著雨傘運動的招牌出來爭普選,根本是騙局中的一個騙局。
剛剛過去的週六,香港旺角發起惡搞梁振英的梁爽,則指梁振英才是宣揚香港 "建國"思想的元兇,並支持梁振英任中央軍委主席。
梁爽在本台的論壇說: 你好,我是梁爽,其實我對雨傘革命一開始就不覺得會成功。你找一批人佔領道路,政府很容易找到一批受影響的市民去反對你。說我馬後砲也好,最終中央也是很少回應,對真普選的回應很少。
梁爽並公開,他支持港獨。他說,高度自治只是中共統治香港的一種制度。
梁爽說:港獨或者香港城邦建國是必須的,因為泛民所說的高度自治與港人治港,其實是共產黨治港之下的一種制度。共產黨是不會放棄侵略與殖民香港的每一個機會,他會用盡每一個方法,用為香港好,與香港經濟合作,來誘導市民去認同中國共產黨,但只這是一個殖民的政策。大家都知道,大學、小學,工作上的上司,很多時候都變了一些講普通話的人。如果香港再不盡快進行革命,很快香港就會給中國殖民成功。
提出 "英(國)治"好過 "中(國)治"的馬仔,在雨傘運動期間佔領過英國駐港總領事館,並冒天下之大不韪,安排成員到英國下議院出席香港聽證。他說,有的選,當然是選英國,不選中國。
馬仔說: 如果你可以給我選,是否可以加入英聯邦 ?或者在中國主權之下的自治 ?有的選,我一定說加入英國,我是很誠實。因為你有好日子過,沒有不去會選。但你說我是否 "歸英派",我只能說,我的底線是香港要得到真正的自治。當初我也問過梁爽,為甚麼佔領馬路運動下去不了? 他講得很中肯,因為佔領運動對中國的影響太小,根本沒有增加他們管治的成本,講的是和平理性非暴力;沒有問題,最重要是有效。要增加政府的管治成本,到他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就要妥協。我們說和平理性非暴力,不要影響民生,最後就是拱手讓人,向政府低頭。
馬仔直言,要爭脫與共產黨活在同一個籠子裡,獨立、自救是最好方法。
他說: 你向中國共產黨爭取真普選是沒有可能的,共產黨寧願不要香港的主權,也不會容許手上有一塊土地,是一塊有普選的靜土,沒有可能,所以爭取普選比獨立更加難。共產黨就是籠內一隻老虎,在裡面與他鬥是沒用的,不如拿鑰匙,走出這個籠子,就是獨立,我覺得仍然是自救的最好方法。
港獨派的鄭俠就說,與其等到2047年才如夢初醒,不是當下就宣揚2047已經到來。他說: 我們就算爭取到有真的普選也好,到了2047年,香港特區就消失了,所以現在港獨是在必行。
馬仔並說,他們並非激進,只是香港自主意識,在雨傘革命之後,已經引發一種浪潮,並超越了萌芽狀態。
他說: (公民黨)梁家傑都說要是否要研究香港民族論,梁家傑都這樣說,你可以見到整個民情在演變。所謂的激進我們見到香港人的自主意識,已經不是在萌芽狀態,下一步真的是要引起一個風潮。
香港人主體意識,與身份的認同,又是甚麼呢?
梁爽說: 你說來生不做中國人,你的意思是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只不過不想再做;但事實上,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是香港人。
鄭俠說: 我爸媽都在香港出生,我對香港的感情,絕對是高過大陸,我在香港大,香港吃飯受教育,我感覺不得大陸同我有甚麼關係。
藝術家Lisa就說,我想說我是一個漢人,我是一個華人,我都不太想講出來我是一個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好像已經被意識形態到不單是一個血統與族裔,而是說你一樣要認同一個價值觀。比如說,中國強大了,中國進步了,我要很愛國。其實是用一種價值觀套在你身上,要你不要作亂,不要太多不滿,我們現在中國人都很光榮,我覺得這有問題。你問我是否漢人?是否華人?我是認同的,但是中國人,他們講的不單是血統,而是另一樣東西,中國人要很驕傲,要相信國家是進步,而且已是政治性的另外一件事,要你認同另外一套你不想去認同的政治價值觀。
港獨由梁振英引發討論,會否因一人一官一言的批評而終止? 港獨能否被扼殺在萌芽狀態,下節再講。也歡迎你在節目之後,收聽足本30分鐘的越洋電話論壇。
0:00 / 0:00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