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香港】佔領運動雖落幕 民主精神續燃點(視頻)


2015.09.23
feature-hk-occupy-ng-meilang-teacher.jpg 任教於官校的吳美蘭於2010年港府到學校宣傳政改時,高舉”我要有權選特首”的紙牌後,去年又參加佔領運,今年11月更積極考慮出戰區議會選舉,爭取民主。(網民提供。攝於2010年)

佔領運動繼續蔓延

香港佔領運動一周年之際,發起人戴耀廷承認,運動令情緒一度陷入低谷。運動雖對政制沒絲毫動搖,但部份佔領者已把運動的火種延伸,2個月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相信能延續改革的初衷。(劉雲 報道)

去年9.28凌晨時份,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面對大量學生因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而被香港警方拘捕,提早宣布“佔領中環,正式啟動!佔領中環會以佔領政總開始!”。一周年來臨之際,戴耀廷回顧整個運動,未有隱藏他在這場運動中曾出現一段時間情緒創傷。

戴耀廷:佔領運動對我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創傷,這不是單純香港的創傷,也是很多個人的創傷,創傷不是指被人斬的那一種傷,而是心理狀況,如何面對一個不聆聽人民聲音的政府?其實,大家都感覺到受到傷害。

戴耀廷當時感到四周都是一片灰暗。最終,經過一段頗長的時間,透過出席不同組織安排的分享會,他終慢慢走出陰霾,並說若以政制繼續不變的結果來看,運動是失敗的。不過,他補充,此結果在運動開始時已是預計之內,因為國際間從未出現一場運動一開始便可以成功,每場運動都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抗爭才有機會達成。但是,政制沒改革,相反,社會民生卻湧現“勇武抗爭”的事例,戴耀廷認為這是政府沒有回應和平及理性的人民訴求後,必然洐生有人會用激進的方法表達。他以港大拖延委任副校長一事,港大學生會學生衝入會議室為例子,認為激進方法始終無法取得大多數人的認同。

戴耀廷:這些更激進方法,我見不到有什麼實質上改變政府的立場。其實,非暴力抗爭的關鍵點就是賺民心,要取得大部份人的認同。所以,我相信未來仍然要倚靠和平理性的方式來進行抗爭。

79天的佔領運動,戴耀廷覺得是由催淚彈引發,導致運動變得多元及分散,沒有中心連繫,令運動難做到統合。不過,他強調,現在不是要搞一個中心點,事實上相信並不容易,因為香港現時已處於一個多元分散式的民主運動裏,內有很多不同的民主力量,如何能在關鍵時刻做到一個共同的決策機制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地方。他且以當初提出,由支持佔領者返回廣場裏,投票決定佔領者去留的“廣場投票”便是一種共同決策的機制。

戴耀廷:現時整個民主運動就是百花齊放、多元、分散,所以,要統合不是靠組織一個大聯盟的方式或魅力型領袖的方式,相反,要把決策權下放,由下而上,由所有人一起決定,所以,我為什麼說用一個投票機制,就是一個這樣的方法。

他說,要體現真正的民主,便應該由每一名爭取民主的支持者一起投票,這才是最民主的方法,亦是最能解決運動意見多元及分散的做法。回想當初“廣場投票”突然終止,他解釋,當時未能充份地向所有人解釋投票背後的理念,導致未能釋除一些人心中的猜疑及不信任,另外,實務操作上亦有困難,故最終突然剎停。戴耀廷再三強調,現時沒有任何佔領運動第二或第三波的延續,但是,“共同決策機制”的做法必須要實踐,如利用大型活動如七.一遊行推行實踐,以便增加人對此機制的熟識,倘往後有另一波的運動出現時,便可減少不必要的猜疑。戴耀廷指,公民社會現休養生息之餘,更已有不少團體正在檢討整場運動。

若以現時政制絲毫無變,作為佔領運動輸贏的標準,中國人大常委會去年8.31就香港立法會及特首選舉辦法作出的決定並未因佔領運動有絲毫更變,因而不少佔領運動參加者覺得運動是失敗。支持佔領運動的香港市民Jimmy就坦白地指,他的同事縱使對現任特首梁振英或中聯辦感不滿,但是,佔領運動仍未能令這群中產人士感到要行動。

Jimmy:我有很多同事頗反感這次佔領運動,他們很多都是住在中、西區,他們會覺得好阻礙他們的生活、上學及上班或長者外出,他們會先想這些。雖然,他們心中都好支持民主或者對梁振英或中聯辦好反感,但是,事情仍未迫在眉睫,他們未必會行動。

可是,同樣參加佔領運動的家庭主婦阿May卻不認同,她認為,佔領運動令香港人覺醒的種子已栽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香港人不再只想搵錢及去旅行的個人事,而是開始思考自己與社會的關係,珍惜香港這片土地。

去年10月社工曾健超在金鐘佔領區內疑因向警員潑水,被7名警員逮著抬到暗角處,有媒體從遠處攝得,黑暗環境中有多人拳打腳踢。之後曾健超投訴被警圍毆,全身傷痕累累。縱有這些不快的經歷,他跟阿May的看法一樣,覺得佔領運動成功,因為社會有改變,更多人不管是大學生、中、小學生、普通街坊或家庭主婦等,都會以不同角度討論社會發生的時事,更重要是,曾健超見到他們湧現了一股推動社會改革的一團火。不過,他說,整場運動同時間突顯了警權赤裸地濫權的醜惡問題,亦突顯了一些行政部門可以很腐敗。

曾健超:有些行政部門是可以好腐敗或失當或好有問題,用人治可以蓋過其他制度或規矩。我的案件可看到無論是警務處、律政司都一直拖延起訴。我相信香港法治制度,我相信香港有法治,但是,我的案件現在未到法治的門檻,仍去到達法院。我相信法治,但是,也要透過法庭給我一個公道或主持公義。

曾健超為尋求公義,已向香港高等法院尋求司法覆核,更準備就其個人的遭遇,11月前赴聯合國出席禁止酷刑委員會召開,審議“禁止酷刑公約”各簽署國所提交的報告書的聽證會,進行自救。

佔領運動雖於下周一才踏入1周年,但是,民間及學生團體已籌備多項紀念活動,包括在當天於政府總部外默站及舉行祈禱會,有些團體更把佔領運動期間收集到的物資,進行公開展覽,喚醒市民勿忘初衷。

2013年便積極留意佔領運動消息的基金經理錢志健,最後更自發找來同樣關心香港政制民主發展的金融界別人士組織“佔中金融組”,2年間一直運作,他由衷地說,堅持是最困難的事。

錢志健:金融人也需要謀生,有一部份站得較前線的,他們(親建制)會搞(滋擾)你公司之餘,會搞你的客,這是你不會在正常文明國家應該做的事。

他承認,當初組織佔中金融組時,只想按當時的預算,只需2天時間便完成佔領運動,未料竟會變成79天的日子。然而,日子過去了,他覺得中央政權沒變,相反越來越強硬,目睹逾200名維權律師及相關人士遭公安全國搜捕、“暴力救市”、金融記者及投資公司要員突然被公安扣押、李嘉誠遷移資產卻遭“人民日報”等官媒撰文抨擊,這些都令他對未來沒太大信心。但是,他說香港人仍然有夢。

錢志健:雨傘一周年給我的感覺是,香港人仍然有夢。香港人如果一年後就放棄,這樣就沒了。我覺得這是耐力賽,希望內地的當權者持續變得好。

把佔中金融組變為“2047香港監察”外,錢志健更“延續”佔領運動的精神,組裏有3人正積極考慮參與今年11月進行的區議會選舉,其中1人便是2010年,面對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到學校宣傳政改時,高喊“我要有權選特首”的官校庇理羅士老師吳美蘭。

吳美蘭:很簡單,我的出發點就是讓人多一個選擇,因為現時見到尤其是自己所屬的區,有些團隊有無限的資源,這樣便變得無競爭性,街坊無法只能揀那人,我希望及深信,給人多一個選擇時,何樂而不為?我的理念很簡單。

吳老師覺得,能給選民多些另類臉孔,兼且這些都是關注香港市民的福祉時,始終是一樁好事。吳老師因表達自己應該享有公民的政治權利,及於去年12月跟隨佔中三子,以參加佔領運動而到警署自首後,工作環境自此起了變化。

吳美蘭:當然,有很多事自己都明白的,如晉升方面等,肯定無機會的,但是,我自己在這方面無所謂,我不會太介意,也不會好上心。

她強調,校方沒有給她明顯麻煩,校長亦公正處理事情,但猜不到自首事件後,與校方跟進事件的不是教育局,而是公務員事務局,她相信是因為自己在官校教書即一名公務員的身份所致。未料,這個身份亦成為她能否出戰區議會選舉的障礙,問她會否因此而辭退教職?她說,正在思考中,亦承認參加區議會選舉是受到佔領運動影響。

吳美蘭:有影響,一定有些影響,它(佔領運動)的影響就我而言,我上了一堂很寶貴的課,很明顯見到,你想要得到一樣東西,你一定要爭取。爭取一次、兩次未必會成功,但是,一定要堅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香港有真正的民主,一個絶對公平的社會。

一場佔領運動,有人被喚醒,但也有人絲毫沒變,不過,曾積極參與佔領運動的人誓要延續運動的精神,把戰場由佔領廣場改為進擊區議會選舉,達致政制改革,步向民主。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