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聯會未來動向受關注

成立了20年、一直被中國政府定性為境外反動組織的香港支聯會,知名度近日躍升為香港十大政治團體之首。主席的職位亦因司徒華離世而首度換馬,新主席李卓人誓言會繼往開來,延續司徒華爭取平反六四的遺願,支聯會未來動向,亦引起海內外民主人士的關注。(劉雲報道)

0:00 / 0:00

上個月,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的常委互選後,終選出副主席李卓人出任新主席,填補因病去逝的司徒華。最近,在一項民意調查中,支聯會的知名度更首度力壓眾香港政黨,位居榜首。新任主席李卓人認為,效應來自司徒華逝世的消息之餘,亦反映市民是支持支聯會的訴求,即是平反六四及結束一黨專政。

李卓人明白,知名度提高同時間也帶來中央政府加強施壓的機會。他說:“我相信我們不能採取僥倖心理,低調便可得到中央放過我們,我們反應該堅持我們的工作,繼續高調組織我們的活動,我們要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而不是中央放一馬。

“對於支聯會未來的發展,海內外的民運人士甚表關心,更望支聯會未來可有更大的發展。一直爭取新聞自由的前記者昝愛宗開宗明義,就認為香港支聯會過去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我想可以多與大陸的人士聯繫,尤其是邀請一些大陸的網友或民間人士參與支聯會的活動。支聯會畢竟不只是香港的支聯會,也是大陸人的支聯會,大陸人也參與,將來香港跟大陸就可通過支聯會聯在一起,互動起來,將來就可以對中央政府或民間力量來講都好。”

昝愛宗認為,支聯會所做的事其實中央政府已有所掌握,知道支聯會並沒有做任何要把香港脫離中國政府的事,故若大陸人可以參與及學習時,中央政府便更能明白大陸人對國家的心。

參與澳洲關注中國民主運動的孫小剛亦認為,香港支聯會該讓更多中國大陸人的參與。他指,支聯會是一個相對溫和的組織,並沒有很具體的行動要推翻專制,只是幫助角色,所以,它實際上不是那麼真的很敏感,相反其他的海外組織如民陣等,共產黨則會認為它們才是實際上做一些事情來推翻它的專制。

他說,理解不少人會憂慮大陸人參與被中國政府視為反動組織的一些活動後,便會有被秋後算賬之虞,但是,孫小剛認為這些憂慮有點不切實際。“這些打壓其實一直存在,有沒有支聯會,大陸對國內有組織活動及直接挑戰一黨專政,它都會有打壓。相反,由於它要顧及對香港的影響,故就這方面的打壓可能不那麼直接,如對海外的民運組織有直接聯繫可能打壓力度大點,對香港作出同樣的事,例子不多。”

孫小剛更強調香港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因為大陸沒有香港所有的自由,故此,他認為如果支聯會透過香港為更多大陸人發聲,為他們遇到的不公提出關心甚至不鳴,他相信中央政府不敢有過份的做法,因為中央政府要顧及香港人的想法,故不敢做得過份,至低限度香港並沒有顛覆國家政權罪。所以,他認為香港支聯會仍做得夠。中國與英國在八十年代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期後,鄧小平提出一國两制的建議,之後便成為香港九七回歸後的命途,不少大陸人以致海外人士都認為“两制“是香港的保護罩。

曾在中共黨校教書,現於台灣成立反共產黨組織的時事評論員凌峰亦認同,香港支聯會由於所處的位置,故可以做得更多,包括香港支聯會不應只看顧有名氣的人士。他說:“我也覺得除了關心這些有名氣的人,他們以外還有很多中國人權問題都值得關注,如勞工、童工,這些香港人好似關心不多因為他們沒有名氣,但是,他們的痛苦可能更加多。”

他更建議,香港支聯會可考慮邀請昔日的民運領袖成為要員之一,這或可造成推動作用,“有激勵作用,即現時支聯會跟過去的有些不同,現在有新的面貌或層次。王丹不是香港人,這便等於擴大香港支聯會的範圍。其實,他不一定要參加支聯會成為理事,請他做顧問會較為好一點。”

八九民運被中共政府判處入獄廿年的憲政學者王天成,同樣認同香港支聯會仍有空間可以關注更多事宜,但是,他卻以十分肯定的口吻確認,支聯會廿年以來的支持,對一群因六四而被牢禁或仍在中國內爭取民主而被打壓的人,是心靈依靠的支柱。故此,支聯會該對所做的滿有信心,不該因沒有即時看見的效果而停止過去一直對國內團體的支持。他說:“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大陸不同團體是維權的、爭取民主、言論自由或人權,他們都期待外面的人的關注,為他發出一個聲音,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鼓勵。”

王天成更指,支聯會已是中國民主運動的一個標誌之一,他更相信支聯會未來可以繼續影響下去。“有一點很明顯的就是中國的民主轉型或民主憲政要建立的話,沒有外部逐步的壓力是不太可能。我們現在也看不見有任何跡象共產黨會繼續改革,在這情況下,只要民間的力量在成長,這是中國的希望,支聯會就是通過的存在、支持及活動,來影響或引起人民的注意及鼓勵很多人,這意義是非凡的。”

對於香港支聯會是否該跟台灣的民間組織多點合作?王天成的看法是肯定的,更對台灣在中國的民主進程上的參與度感不滿。“這是非常好,如果跟台灣多一點串連,台灣的力量會更加鞏固,但是,坦率地講,台灣跟支聯會、香港相比,台灣對大陸的民運及關注可以講是不夠的。它們應起更大的作用,因為台灣的前途及命運也是跟中國大陸連在一起的。”

他分析,台灣不積極的參與可能跟台灣害怕中共報復,此外,就因為實際狀況,台灣政府需要跟中國政府做交易,但是,王天成認為這種做法長遠而言並不明智,因為不民主的政府只會壓抑權利與自由。

李卓人明白海內外人士的訴求,但是,他認為香港支聯會始終不能替代大陸人民在國內推動民主及人權的運動。可是,他希望能加強對國內人士受打壓的聲援,望彼此能多配合。

雖然,支聯會仍選擇支援的角色,但是,支聯會的存在始終是中共政府的眼中釘。

王天成與凌峰都認為,支聯會往後或會預到更多阻礙。“支聯會也應該隨時準備,共產黨對它有更大的打壓,華叔去世了,我想共產黨會不會也趁機做一些事情,這可能是須要注意的。”

凌峰更認為支聯會的人該做好心理準備,往後或有坐牢的機會。

李卓人對此坦言,自己與其他成員都已有心理準備。“政府是不會放過我們,有機會便會用法律對付我們,但不管如何,我們仍會堅持,且有心理準備要付出我們的代價。”

中國民主運動的根在一九八九年萌芽後,當時香港一群民主派人士籌組了支聯會,由司徒華出掌主席,協助被通緝的人士由大陸逃亡到香港,之後再以政治難民的身份流亡他國。

廿一年間,支聯會一直以支援中國的民主運動為工作目標,每年最主要的活動是安排六四維園晚會及遊行,而近年間,亦就大陸異見人士受壓的情況提出抗議,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毒奶粉受害孩童家長代表趙連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