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自由】香港民研調查:近六成受訪者憂惡法限制大 學者:師生憂稍一不慎就得罪權威

0:00 / 0:00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學術自由每況愈下。香港民意研究所(下稱:香港民研)發表最新調查發現,近6成人認為《國安法》對學術自由的限制大,45%人認為大學管理層並無努力保障學術自由。多位學者對各大學管理層表示「失望」,只求明哲保身,又稱《國安法》概念不清,「綁手綁腳」,無形恐懼令師生自我審查,更引「舉報潮」,憂稍一不慎就被批冒犯權威。(李智智 報道)

香港民研周五(14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有關調查結果,整體而言,近6成人認為《港區國安法》對香港學術自由的限制大,而認為「限制少」的人只佔26%。4成半人認為香港各間大學的管理層並沒有努力保障學術自由,而認為「有努力」的人只佔29%。

李敏剛:國安法引寒蟬效應 高教界自我審查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李敏剛認為,《國安法》聲稱尊重《基本法》所保障的學術自由,惟近來師生政治言論和活動被禁事件頻生,打擊港人信心,結果反映該法未能取信於民。

李敏剛說:現在學校原來對學生的言論,自己以為有可能觸犯《國安法》的東西,已急不及待批評學生。大學管理層會認為這些東西少談為妙,難免增加大家對學術自由疑慮。

李敏剛重申,學術自由價值在於藉不同辯論,推動社會進步,而校園各類活動,亦是學術自由重要一環,惟《國安法》實施後帶來寒蟬效應,令學校管理層、教師以至學生自我審查,尤是涉及政治的議題,「以前可教的,現在都唔知可唔可以教」,不利社會發展。

李敏剛:《國安法》引寒蟬效應,高教界自我審查。(鄧穎韜 攝)
李敏剛:《國安法》引寒蟬效應,高教界自我審查。(鄧穎韜 攝)

謝永齡:師生承受沉重無形壓力

城大教職員協會前主席謝永齡稱,《國安法》條文概念模糊不清,如「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和「勾結外國勢力」等,演釋各有不同,令教師成「高危一族」,任教國際關係、歷史、政治學、人口政策的教師則「更高危」,部分大學更要求錄影教學情況,又擔心被人以國安處線「篤灰」,恐稍有錯失便會「使擁有權力的人不高興」。

謝永齡批評,大學理應為師生言論、學術自由提供保障,「站出來承擔更多責任,讓他們放心研究」,對管理層只求明哲保身表示「很失望」。他稱,在恐懼下,教師被迫在教學和研究自我審查,被《國安法》「綁手綁腳」,局限香港學術發展,增加教員的離心,料疫情緩和後,高教界將出現教師「離職潮」。

謝永齡說:經常處於恐懼、困擾,做人不應經常怕犯錯,是很慘的。那種無形壓力,一時情錄影會說錯話,一時又怕得罪人,學生又會挑戰你,警告會投訴你。

謝永齡:師生承受沉重無形壓力。(鄧穎韜 攝)
謝永齡:師生承受沉重無形壓力。(鄧穎韜 攝)

潘麒智:教師難抵壓力大逃亡

非政府組織「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亦補充,國安處現時每月平均有4萬個舉報,並舉其一實例稱,有教師僅因與某立法會議員合照,被學生告密,要求校方解僱。潘稱,現時學校並無為教師工作提供任何保障,不少教師擬趁暑假後「逃亡」。

香港民研的相關民調於5月10日至 5月13日期間,以電郵和網上問卷成功訪問7,216名12歲或以上的市民。

民調前,香港高教界禁止多個校園活動,審查報牆政見文宣。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先後與學生會「割席」,指出學生言行偏激,收回學生會資源。其中,港大管理層「割席」前,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點名批評香港大學學生會抹黑國安教育,稱「需要猛藥去痾,去除象牙塔中的『惡瘤』」。另科技大學生會早前因舉辦「周梓樂追悼會」被紀律處分,會長麥嘉俊被勒令休學一個學期。

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最新公布「2020年全球學術自由指數」(Academic Freedom Index,AFi) 及評級,香港跌至D級,排名更在柬埔寨後,指香港去年實施《國安法》,令高等學府面臨壓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