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助官媒跟蹤鍾翰林訪台 涉案香港僑生李彬豪大起底

0:00 / 0:00

台北地檢署周四(22日)查出,去年大公文匯跟蹤「學生動源」鍾翰林等人訪台,原來涉及一名香港僑生及一間香港偵探社。本台記者查冊發現,涉事香港偵探社「Pi Investigation」去年9月被香港公司註冊處下令解散,惟網頁、電話、地址仍部份運作。記者又發現,涉案偵探社長自稱前警務人員。而涉案的僑生李彬豪曾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學士。事件中被跟蹤的目標之一、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楊月清接受本台訪問時,呼籲台灣政府對相關人等更強硬。(李智智/陳潤南 報道)

去年初,主張港獨的「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洪英棠與洪心弦赴台與《自由時報》政治組副主任蘇永耀、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楊月清見面,被跟蹤偷拍後刊於官媒《文匯報》、《大公報》頭版,並失實指他們是「蔡英文密使」。蘇永耀及楊月清不滿私人行程曝光,提告妨害秘密。最近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事件中涉及一間香港偵探社「Pi Investigation」,該社疑透過「中間人」香港僑生李彬豪以每天2萬元新台幣(約700美金)委託台灣偵探社「一統徵信社」跟蹤鍾翰林等人。

本台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涉事香港偵探社「Pi Investigation」背景神秘,其於2017年4月5日成立。去年5月,台灣《自由時報》報道,台灣當局經調查後發現,事件中除了涉及六名《大公報》及《文匯報》記者外,還有三名「退休情治警務人員」來台跟蹤「學生動源」成員,並負責與一名在台陸生聯絡。該報道刊出後約4個月,「Pi Investigation」被香港公司註冊處下令解散,只開業兩年,其間未曾提交周年報表。

「Pi Investigation」的Facebook專頁寫有,「社長從事法律界、保險界(風險評估)及警務工作多年」。(網上截圖)
「Pi Investigation」的Facebook專頁寫有,「社長從事法律界、保險界(風險評估)及警務工作多年」。(網上截圖)

可是,「Pi Investigation」去年9月解散後,網頁、電話、地址仍部份運作。近日,本台記者親身上門了解,該社位於荔枝角一工廈登記的辦公室,僅屬共享辦公室形式,惟沒有人應門,記者多次聯絡該社負責人,亦沒有人接聽。

記者赴其中一名劉姓的公司董事的住址,嘗試聯絡其本人,惟同樣無人應門。據該社的facebook專頁的貼文,該社「社長從事法律界、保險界(風險評估)及警務工作多年」。另記者亦發現,該社亦在拍賣平台設帳號,自稱「為客人進行全天候搜證工作,專業服務,24小時更新服務進程,附上中或英調查報告,能於民事法庭呈上」,每次服務開價為800港元。

記者赴其中一名劉姓的公司董事的住址,嘗試聯絡其本人,惟同樣無人應門。(李智智 攝)
記者赴其中一名劉姓的公司董事的住址,嘗試聯絡其本人,惟同樣無人應門。(李智智 攝)

至於另一涉事的台灣「一統徵信社」,其總經理趙柏凱向台灣當局承認,受委託以每天2萬元,負責跟拍「學生動源」3人的在台5日行程,而委託「一統」的是香港僑生李彬豪,而李亦供出是受香港的「老闆」指示。記者致電「一統」了解,惟對方負責人稱趙柏凱已離開辦公室,不願再就事件回應,又聲稱不認識李彬豪。

記者據履歷網頁「cake resume」資料,發現李彬豪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學士,2015年赴台就讀輔大心理系,2019年畢業後曾在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工程師。不過,事件被揭發後,其資料現已遭移除。

雖然事件曝光,但台灣檢方考量到跟監、偷拍地點都在公共場所,今以罪嫌不足不起訴趙、李等11人,不過就斥責他們貪圖小利、為虎作倀。

事件中遭偷拍的楊月清女士接受本台訪問。她回憶當日他們眾人在餐廳房內傾談,但跟蹤者卻從外偷拍他們,因此對於今次裁判,她認為台灣司法部門不提告,並不合理。

楊月清說:我並不怕,但我今日上電視都呼籲台灣政府,應該要更加強硬。第一,這個學生(李彬豪)絕對不是一個普通單純的學生,應立即趕他走,還容許他留在台灣,笑死人呀!你到台灣目的稱是求學,但你實際做事卻不符,這些學生幫共產黨在台灣「搞破壞」,這些學生就應該趕他走。台灣政府應該要更加強硬,司法部門都應該要檢討。台灣人太善良!太溫和!

楊月清表示,擔心大陸持續對台滲透,又忠告新到台的港人,必須要小心在台灣認識的新朋友,即使同樣來自香港,又扮成熱愛台灣,但對方可能帶有政治任務,心懷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