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就反修例引發的連串衝擊至今拘捕最少61人,其中有「畫家」稱號的男子因涉及包圍警總,被控襲警及刑事毀壞等三項控罪於周五(5日)提堂,成為反送中風暴的首名被告。另周六及周日將再有遊行示威,有學者指,若政府仍不設法解決社會困局,再加上警方持續拘捕更多示威人士,有可能再觸發另一波抗爭潮。(覃曉言 報道)
人稱「畫家」的31歲男子潘浩超(前名潘運瑭),被控襲警、刑事毀壞及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行為,周五(5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下月2日再提堂,其間被告不准保釋,須還柙懲教署看管。
控罪指被告在上月21日,有大批示威者在軍器廠街包圍警察總部期間,涉嫌襲擊8名警務人員,亦無合法辯解下損毀屬於香港警務處的牆及扶手電梯,他又向警務人員高舉粗口手勢,呼籲其他在場示威者提供雞蛋給他擲向警務人員,有關行為相當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寧被破壞。
自上月12日開始發生的連串衝擊事件,包括有示威者包圍警察總部,及七一有示威者衝擊及強行進入立法會綜合大樓,警方至今拘捕至少61人,而搜捕行動仍在進行,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惹來風聲鶴唳。
同時,社會亦就抗爭方式趨向勇武傳出一些譴責聲音,致使近日情勢一度回復平靜。有年輕人在網上呼籲「回歸」以和理非方式表達訴求,希望重獲民心。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政府雖以暫緩修例,紓緩了部分反修例情緒,但始終未正式回應民間訴求,仍然存在很大危機,必須著手解決,特別是警方拘控示威者行動,將成為最大爆發點,相信會再觸發另一波抗爭。
鍾劍華說:很多人仍然未順氣,因為過去數月政府真的處理得不好,還得罪了太多人,亦有很多人對警察6.12的行動相當反感,看看7.1也有這麼多人出來遊行,而學生衝立法會似乎亦都不致招來過度負面的反應,雖然有人批評,但市民的反應不是太負面,我覺得那種怒氣和對政府的不滿很強烈,並非短時間能化解,暫時沒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讓市民湧出來遊行,但因為未來還有拘捕和檢控(示威者),這些全是觸發點,會否觸發另一波抗爭運動,要看看政府如何化解。
鍾劍華又指,近日社會氣氛雖暫時回復平靜,但不代表市民已淡忘事件,尤其民間促請獨立調查警方處理6.12衝突的訴求,一直未獲回應,隨著往後愈來愈多檢控行動,肯定又會浮現問題,政府必須要正視和認真解決。
鍾劍華說:有一個關鍵位是會否獨立調查,現在政府的做法是推監警會出來,由監警會主動調查,但是監警會的局限性是很清楚的,與全面的獨立調查完全不同。相信政府目前可以減輕少許壓力,但不能紓緩最終的問題,所以獨立調查這件事,隨著往後有檢控,一定又會重新帶回來,其實事件是仍未結束。
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認為有必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包括6.12金鐘衝突及7月1日示威者衝擊立法會事件,例如是在甚麼情況下綜合大樓沒有得到保衛,從而尋求真相,令任何違法或失責的人負上責任。公會亦促請政府與社會各方包括示威者開放溝通,誠懇回應社會訴求。
此外,有網民發起周日(7日)九龍區大遊行,口號為「香港人未撤退,為咗手足行落去」,將於當日下午由尖沙嘴出發,經海傍及廣東道遊行至西九龍高鐵站集會,向一眾訪港的內地人士宣傳反送中行動,同時促請政府回應民間五大訴求。
另因應有一批「大媽」被指佔領屯門公園唱歌跳舞的不雅表演,引起區內居民不滿的情況日益嚴重,有網民發起周六(6日)「光復屯門公園」行動,要求政府處理該公園的噪音滋擾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