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因仇恨斬傷黃店老闆 前考官擔心中共鬥爭思維潛移默化

0:00 / 0:00

香港一名男子早前涉斬傷餐廳老闆娘,周二(7日)承認蓄意傷人和管有攻擊性武器罪,稱因該餐廳是「黃店」而犯案。辯方求情指被告患精神病,認為「黃絲」是欺凌者並受美國操控。有分析憂慮,港府推動中共「向左」的鬥爭意識形態,以片面資訊灌輸與「黃營」為敵的思想,易使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變得激進。

被告馮志達,報稱無業,周二在區域法院承認一項蓄意傷人及一項管有攻擊性武器罪。他迄今已被還柙15個月,法官王詩麗將案件押後11月21日判刑,期間索取被告精神及心理報告。

據案情,案發時19歲的被告,去年8月24日闖進位於慈雲山毓華街的「八道餐廳」,突然拿出一把長約11厘米的刀斬傷餐廳老闆娘曾潔妍。事主血流披面並慌忙逃跑,被告繼而追斬事主,並用刀刺向女事主右肩。最終被告被顧客制伏,並遭事後趕到的警員拘捕,再於背包被搜出另一把刀。事主送院檢查時,被發現其頭皮兩處各有2厘米表面裂傷,右頸前外側有半厘米裂傷及右胸有2厘米裂傷,經診治後同日出院。

辯方強調是次事件與政見無關

當中備受關注是,被告與事主互不相識。被告在警誡下稱因「唔鍾意間舖」,餐廳是「黃店」,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帶刀斬人,又稱16歲得知自己性無能,便開始計劃施襲。

辯方求情時則透露,被告的母親有精神病,而童年曾遭欺凌的被告,亦同病相連,一直有服藥。他經常有奇怪的想法,例如幻想自己是國家主席,或計劃將非洲人的基因植入中國人體內令體格強壯。辯方指,這些想法出於仇恨,源於被告認為歷史上日本和美國欺凌中國,又形容社會事件成為了導火線,被告認為「黃絲」受美國人操控,屬於「加害者」,繼而將所有事混為一談,將「黃絲」視為以往欺凌自己的人。辯方強調是次事件與政見無關,全因被告的精神病引發,被告亦已向事主道歉。

中國在香港宣傳的那種意識形態是鼓吹「鬥爭」

前香港考評局(歷史科)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向本台分析指,被告的想法與中共和港府所灌輸的意識形態內容相似,事件反映這類意識形態有機會導致部分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變得激進,社會不可忽視。

楊穎宇說:「中國那種意識形態是鼓吹『鬥爭』,而最近政府報告中,表明要把鬥爭意識提升至政策層面,每個人都要去準備去做一場鬥爭。這已非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國家想你這麼做。所以如果心智未成熟的年青人參與其中,就較容易造成一個激進的行為。而這一次,他(被告)是20歲,意味在他20年的成長中,雖然有精神問題,但其實在他成長環境中都不斷在接受政治上開始激進的思想。未來會否更多人跟隨,做危害社會的事,這些才是真正國安問題。」

中共在港宣傳的意識形態起潛移默化作用

楊穎宇又引述消息指,近來港府公務員「國安培圳」所播放的影片,均單方面描述「黃絲」的「黑暴」行為破壞香港安寧、「黎智英是漢奸」、美國等外國勢力在香港搞破壞等,可見官宣上「大公文匯式」的取態,這亦易令青少年留下對美國和「黃絲」的仇恨心態。

楊穎宇亦關注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推展,雖目前內容主要認識中國,學生普遍是「應付」心態,但由於當中流於一面倒唱好中國和共產黨,加上「抗日反美」意識形態潛移默化,慢慢令青少年盲目接收官方資訊,「甚至將中共的鬥爭呼喚信以為真」,恐令青少年激進思想「埋下種子」,而轉變重要指標是「當很多師生在課餘自願地參與很多愛國行為,如大陸抗議日本燒車之類」。

記者:李若如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