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制裁49名香港官員及法官等,惹來大批香港建制派抗議,更警告中央會出手將《國安法》政治犯「送中」。據資料,目前至少4大《國安法》案件仍未審結,大部分人已被關押至少2至3年。有人權組織形容,親中人士的威脅「無恥,但非新東西」,不會對法案通過造成威脅,反而更引證香港人權問題惡化,加大制裁法案通過機會。
自美國國會議員上周四(2日)提出香港制裁法案後,連日來激起港府高官、親中及建制陣營強烈反對。以同一口徑警告,美國政客嚴重干涉中國及香港內政,不排除逼中央出手,啟動《港區國安法》55條,將有關國安案件交由內地處理。
「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向本台稱,有關說法「是一個無恥的威脅(an outrageous threat)」。
羅傑斯說:我認為他們不應在香港利用政治犯作為威脅美國政策的方式。但無論如何,《國安法》已經包含了在中國大陸審判可能性的規定,所以他們實際上不是在威脅甚麼新的東西。
翻查資料,目前有至少4宗備受國際高度關注的香港《國安法》案件仍未審結,大部分最新審期即將未來數星期內展開(見下表),當中包括《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件、「47人泛民初選案」、黎智英及《蘋果日報》案件;另支聯會涉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仍等候審期。當中大多數人由於審訊一拖再拖,已被關押至少近2至3年,審訊公正性、人權狀況備受關注。
重大《港區國安法》案件 | 狀況 | 被告被關押年期 |
《立場新聞》案 | 11月15日裁決改為口頭陳詞 | 近2年 |
「47人泛民初選案」 | 暫定11月27日結案陳詞 | 大多被關近2年10個月 |
黎智英及《蘋果日報》案件 | 12月18日開審 | 被關近3年半 |
「支聯會案」 | 待審 | 逾2年 |
(資料來源:香港司法機構網頁、綜合報道)
對於目前形勢對有關案件審訊的影響,羅傑斯稱,不排除亦不希望有關案件真是「送中」或出現其他審訊不公的情況,但指若是成真,只會令香港聲譽進一步受損,加快美國通過制裁法案的機會,甚至令國際社會向香港施加更大壓力。
羅傑斯說:我會敦促香港當局謹慎行事,因為這將進一步損害香港的聲譽。如果這些案件審訊移送中國大陸的威脅付諸實行,我希望美國能更快通過制裁法案,並會做出非常強有力的回應,亦不排除那些發出這些威脅的人亦有可能招致更多制裁。現在美國國會有很多人支持香港,我有信心法案會獲得通過。
美國過去已多次就人權問題和《國安法》的實施制裁香港官員,對於今次制裁法案通過的效用,羅傑斯認為當香港和中國當局愈剝削港人自由,就愈招來更多制裁,屆時兩者就愈感到壓力,並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記者:李若如 責編: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