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時被指對學生「不夠強硬」 段崇智辭中大校長明年卸任

0:00 / 0:00

香港中文大學發新聞稿稱,校董會主席查逸超周一(8日)收到校長段崇智請辭決定,將於明年1月卸任,但並無交代原因。 段崇智在「反送中」運動期間,被指對學生「不夠強硬」,近年持續受到前特首梁振英等建制派人士針對。回顧段的校長生涯,學生對他評價兩極。 有評論質疑, 段崇智是受壓而辭職, 指《國安法》後香港大專院校已「淪陷」。

段崇智在新聞稿中表示,按照修訂後的大學條例,中大落實新的管治架構,此時是讓大學物色一位新校長的合適時機,未來一年將不遺餘力確保大學管理及運作暢順延續及過渡。

他稱:「香港是我出生及成長的地方,能夠回到我的家,並獲委以重任服務這所偉大學府及整個大學群體,履行中大的創校使命,是我畢生的光榮。我衷心感謝中大社群在過去6年來給予我的支持。」

中大感謝段崇智過去6年來盡心服務及領導大學,與大學同事共同努力之下,創立了全港首個「在學.在職計劃」,監督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及音樂學院成立,帶領中大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創新高及獲得卓越的研究表現。

2022年,段崇智獲中大續約3年,新任期於今年1月1日開始,原定2026年底才結束。校董會將按照《香港中文大學條例》規程,設立由大學校董會主席、3名大學校董會成員,以及3名大學教務會成員組成的委員會,就招聘新校長事宜向校董會提供意見。

2019年至今段崇智在校評價兩極

2018至2022年就讀中大、前學生會成員羅子維周二(9日)接受本台訪問指,印象中段崇智在校評價兩極,2019年對「反修例」事件未有明確表態,與學生對話後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先後被稱為「段狗」及「段爸」,惟2020年在《國安法》下成為「政治儡傀」,承受教育局的壓力,而當時中大學生會被迫解散。羅子維認為段崇智是在政治壓力下敗退。他由預料下一個校長會更差,由親中權貴控制,學校自主性進一步被剝弱。

羅子維說:「一個普通市民一樣,很多時不理政治,偶爾會有人性關懷,但始終未有足夠堅挺的腰骨去撐著一個大學,他不差,未到一個壞人,但絕對稱不上是一個君子,只不過在壓力下敗退,然後下達打壓學生決定的普通人。」

評論:《國安法》後香港大專院校已淪陷

曾任職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的黃偉國認為,段崇智獲續約的新任期剛剛開始就辭職,事件並不尋常,質疑辭職非他本人意願。而段崇智辭職亦是對中大一個很大的警號,他說:「他(段崇智)這樣離職,會否暗示著下一個校長會來自中國?換另一個特區政府的代理人?香港學術自由,各樣情況會否更差?這是值得思考。」

至於事件會否影響香港大專院校國際排名?黃偉國指出,學術自由及院校排名沒有必然關係,如北大、清華在大陸缺學術自由,但國際排名仍高。至於香港大專院校在《國安法》後淪陷則已是不爭事實。

黃偉國說:「學校一定要強行國安法,院校取締學生會,如港大、中大,就算有學生會,學校不斷用恐懼手段要求收聲,很多院校的校董會中,學生會或教職員減少,增加街外人做校董,作為政府干預大學的手段。」

被評為全球高等教育風雲人物

現年72歲的段崇智在2016年加入中大,2018年1月接替退任的沈祖堯正式出任中大校長。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中大對出的2號橋爆發激烈衝突,段崇智聯同大學高層曾往現場與警方斡旋,惜無功而還,但他因吸入催淚氣體要由學生護送離場。其後段崇智發出公開信,形容中大「已被蒙面示威者佔領,情況完全失控及不可接受,校方決定提前終止學期,盡力協助校內員生離開」;同年段崇智獲《泰晤士高等教育》評選為全球高等教育風雲人物,指其堅定為校園及學生挺身而出。

立法會去年11月通過《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落實中大校董會改組,大幅減少中大校內校董比例,改組後的校董會去年12月宣布,即時解僱中大副校長(行政)及秘書長吳樹培,段崇智在中大網站「校長的話」中開腔感謝吳樹培對中大的貢獻,其後鮮有公開露面。

記者:李向陽/董舒悅 編輯/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