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議會第一炮「打卡點」救港 九龍城潑水節變「泰繽紛」
香港被「完善」後的新一屆區議會工作已陸續展開,首要工作是每區炮製「打卡點」,而九龍城區議會更支持政府提出,將每年的潑水節改為「龍城美食潑水『泰 』繽紛」。不少網民批評,指多個振興措施都掛名「繽紛」,認為當局不用大腦。前區議員則認為,目前的區議員已不代表民意變成舉手機器,當局在無監督情況下自然不思進取。
每年4月泰國新年,素有「小曼谷」之稱的香港九龍城都會舉辦潑水節慶祝,今年適逢新區議會「埋班」,民政事務總署亦向各區額外撥款100萬港元,以設置富有地區特色的打卡地標和舉辦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活動。在振興經濟的目標下,九龍城民政事務處提出,將潑水節變成「泰繽紛」盛大舉行。
在周四(4日)舉行的區議會會議上,經民聯何華漢表示支持,更建議將潑水節嘉年華延長至兩日,以攤分遊客;委任議員左匯雄亦建議區內添置小型四面佛。
各區設「打卡點」 九龍城設3個
至於「打卡點」方面,民政處提出分別在啟德車站廣場以3D畫設計一條跑道展示一架正起飛的飛機,並放置登機閘口牌;同時亦設置裝上多塊LED霓虹燈牌,展示九龍城舊店舖名稱和圖案等;當局亦建議在牛棚藝術村牆上以3D畫,展示昔日牛棚或汽車渡輪碼頭的面貌。
潑水節更名引起不少網友批評,認為活動名稱又加入「繽紛」是「不經大腦」,而打卡點更是「撞橋」油尖旺區農曆新年前推出的「尖咀夜繽紛」,在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一帶,設大型座地霓虹效果燈牌打卡點。
分析:議員如舉手機器難有多元意見
目前流亡英國、正被港府通緝的前區議員郭子健接受本台訪問指出,目前的區議員都是親中派,不會反對當局提出的政策,多項措施缺乏創意。
郭子健說:「去年年底的投票數字看到這麼低的時候,其實民意認受是很低的,現在這批人(區議員)除了意見單一以及附和政府之外,他們其實很多人都無地區工作經驗。看看他們背景,是未必有能力去做這件事,他們的思維意見都是一致的贊成,純粹是舉手機器一樣,是呈現不到過去的多元意見。」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認為,「撞橋」側面反映三權分立已死。
桑普說:「執行機關不可能有那麼多『橋』,也不可以給各區那麼多意見,變成一個大腦支配那麼多爪牙,結果就是這個大腦想的「橋」很單調乏味。來來去去都講『繽紛』,就等於千人一念各區一樣無多元的特色,這種所謂的『繽紛』已經不再繽紛,『繽紛』變成一個口號。」
另外,去年九龍城潑水節期間,有市民以水槍向警員射水被捕,桑普認為,除非今年規定警察有不被潑水權利,否則將又可能有不少民眾被捕。
記者:鍾廣政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