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修改《醫生註冊條例》放寬非本地醫生執業,周三(8日)公布第二批獲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當中包括上海復旦大學,這是首次有內地大學列入名單之中。有內地醫生對本台指,非常願意來港工作,因為香港工資及福利好。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亦預計,日後會有更多內地醫學院被納入認可名單。
港府周三公布第二批涵蓋23項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海外醫生資格名單,當中首度納入內地院校,加入復旦大學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被加入的復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是6年制的醫學課程。
第二批名單中,還包括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英國及美國等頒授醫學資格的團體。

相關名單將於周五(10日)刊憲,同日生效,並將於6月15日提交香港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連同首批於4月底公布並涵蓋27項醫學資格的名單,委員會至今一共建議承認50項醫學資格。
陳肇始:紓緩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的情況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指,委員會分批公布認可醫學資格名單,能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盡早循特別註冊途徑來港於公營醫療機構服務,紓緩當前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的情況,同時讓有意到香港以外地方就讀醫科的學生參考,以作出升學選擇。她表示,有信心委員會能在本年內完成訂定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的工作。
內地醫生:肯定願意來港工作
上海一公立醫院內科醫生彭女士周三對本台表示,對於香港開放內地醫生就職表示歡迎。
彭女士說:我肯定願意來香港做醫生,因為工資待遇好、福利又好,7年之後還可以變永久居民。國內的醫生也是基本工資,沒有甚麼太高,但是香港工資很高,聽說每個月都有幾萬工資,但是在國內是不可能的。到香港以後移民的機會比國內的大,可能會有這個考慮的。國內做醫生,有時候政策變化比較突然,一下子難適應。
蔡堅:相信日後有更多內地醫學院獲認可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對本台指,相信除了上海復旦大學,日後會有更多內地醫學院獲認可。
蔡堅說:相信有其他的國內大學都會被認可,只要他們的水平夠高,課程與港大、中大的相符,即6年制、教學方法之類,如果課程一樣,再視乎考試成績,加上國際聲譽,應會有一定數字的國內醫學院可以列入認可名單之內,可能有10間也不一定。
有業界質疑,中港兩地醫療體制不同,憂慮內地醫生來港會影響香港的醫療水平,例如會因語言障礙與病人出現溝通問題,導致斷症錯誤等情況。
蔡堅指,醫管局有責任去訓練內地醫生能夠溝通,「一定有補習班」,他又稱聽到很多人說應該不會因語言不同而出現問題,並指「要等時間去證明」。
港府醫生起薪 7 萬港元 內地平均月薪 1.9 萬港元
《2021中國醫院薪酬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院員工薪酬平均約19.7萬元人民幣,即約23.1萬港元,平均月薪約為19,250港元。
報告指,平均收入最高的前5個科室為腫瘤科(22.1萬元人民幣,即25.9萬港元)、普通內科(21.2萬元人民幣,即24 .8萬港元)、心血管內科(21.1萬元人民幣,24.7萬港元)、內分泌科(20.7萬元人民幣,24.2萬港元)、神經外科(20.5萬元人民幣,24萬港元),而眼科(19.8萬元人民幣,23.2萬港元)、影像超聲科(19.7萬元人民幣,23.1萬港元)、檢驗科(19.5萬元人民幣,22.8萬港元)、兒科(19.1萬元人民幣,22.4萬港元)、超聲科(19.1萬元人民幣,22.4萬港元)等科室薪酬排名比較靠後。
根據香港政府的薪酬規定,衛生署醫生在薪級表第32點(每月港幣70,465元)至總薪級表第44B點(每月港幣121,790元)。
另翻查醫管局2021年的薪級表,一般醫生或駐院醫生月薪介乎64,270至121,790港元;副顧問醫生或高級醫生月薪介乎117,580多至135,470港元,晉升至顧問醫生月薪則達150,950多至243,800港元。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