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決定,不向四名被取消資格的議員追討合共約1200萬的薪津,只會要求他們交還預支薪津的尾數。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這決定是考慮追收涉及的法律開支,是實事求事的做法,不會形容為釋出善意。被取消資格的四人都歡迎行管會的決定,梁國雄認為,當局原先堅持向他們追收薪津是枉作小人。(林國立 報道)
姚松炎、梁國雄、劉小麗和羅冠聰因為宣誓無效被取消議員資格,行管會去年十一月向四人追討合共約1200萬元薪酬津貼,四人表明不會支付,必要時會提出訴訟,政府上月已去信立法會,提出可以用撇帳的方式處理。立法會行管會星期三(18日)開會後決定,不向四人追討,主席梁君彥表示,立法會追討薪津有法律依據,但考慮法律意見和一旦要打官司的開支,作出這個決定。
梁君彥說︰被取消資格的四名人士,可能提出的抗辯理由,和我們考慮到成功追回所有款項的機會,和繼續採取追討行動可能招致的法律費用,初步估計訟費,大概是八位數字,如果要使用更多公帑去追回這些款項,未必符合審慎理財運用公帑的原則。
但立法會提出這個和解有條件,四人雖然不需要全數交還薪津,但要在指定日期前,歸還預先支付的19到31萬元,和實報實銷購買的電腦、電話等。他回應本台查詢時表示,今次決定是實事求事,而不是釋出善意。
梁君彥說︰行管會是實事求事,參考所有我們看到的法律意見,將會出現的法律程序的錢等,我們整體考慮,不是說我釋出善意對某些人好之類,而是真真正正實事求事。
四名當事人都歡迎行管會的決定。社民連梁國雄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取消他們議員資格本身已經錯誤,追討他們在立法會工作一年的薪津更不合理,他認為政府本來想他們主動要求政府寬免,但他們沒有這樣做,有信心即使上法庭訴訟他們都會贏,整個追討薪津的行為是枉作小人。
梁國雄說︰這是錯上加錯,其實因為在普通法的概念中,沒有追溯力這回事,因為政府希望我們主動去信要求政府寬免,我們沒有這樣做,它就枉作小人,如果我們把持不定寫信要求政府豁免,那它豁免了,就變成政府是我們的恩人。
劉小麗就表示,政府已恐嚇四名前議員長達一年,見到民情反彈大才撤回追討,因此她認為是收回惡意,非釋出善意。
劉小麗說︰這決定本身就合情合理,我們做了工作我們的員工都做了工作,有汗水就應該有糧出,其實是歷經了一年的恐嚇,這威權政府嘗試透過政治打壓,經濟上的威嚇去令我們好像要向它求饒,歷經一年的恐嚇後,看到民情很大的反彈才收手,所以只是收回惡意。
羅冠聰就發聲明,指決定合情合理,若這爭議上法庭,他們抗辯理據充足,行管會的決定能減少不必要的法律程序和浪費公帑。
親建制團體政中香港人就到立法會外請願,不滿政府沒有要求行管會盡力追討有關薪津,更提出可用撇帳方式處理,認為政府無權慷市民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