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衝擊香港各行各業,旅遊發展局透露,2月酒店入住率低至兩成;香港最新失業率就升至3.4%,不少打工一族朝不保夕。有大型商場租戶不滿地產商未有顧及商戶入不敷支的困境,周二(18日)發起罷市,有超過600至700間商戶參與,要求業主減租。(鄭日堯 報道)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周二(18日)有約50個品牌、超過200個零售商參與罷市行動,要求以大型發展商為首的業主減租。罷市主要由中大型商戶發起,14個主要商場將受到影響,包括九倉置業的海港城、新鴻基地產的新城市廣場,及恒基、新地及中華煤氣的IFC(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等。發言人Kim(化名)表示,在過去八個月,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部分商店現時一日只得數百元生意,生意已跌近九成,估計損失約5至10年的利潤。他透露,有地產商早前宣布租戶減租,但以新鴻基為例,至今沒有商戶收到書面通知;機場或港鐵的商戶更是零資助,對此感到無助。
Kim說︰其實我們最不滿的地方,是政府資助來得太遲。地產商,好像新鴻基那樣,他說會減租3至5成,但只得部分商戶,但到他公布那天,連他的租務部也不知道(相關政策)。由上個星期三到今天,所有租戶都沒有人收過書面通知。
另外,他亦批評部分地產商厚此薄彼,以恆隆為例,内地商戶可有五成或以上的折扣,但香港商戶最多也只有九折。
Kim說︰很多發展商也是這樣,就好像恆隆(地產)那樣,他給內地租戶有五成或以上的折扣,有些商場甚至沒有收租,但香港大部分、比較幸運的商戶最多可以有九折。為甚麼會這樣呢?你是不是覺得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幫香港租戶呢?
為節省開支,不少僱主會要求僱員放無薪假期、或是裁員。香港酒店業工會主席徐考澧稱,據他所知,有17間酒店要求部分員工放無薪假,另有4個酒店集團裁員。在零售方面,傢俬及家居用品專門店實惠集團表示,將要求後勤員工放無薪假、中高級管理層將減薪20%、集團執行董事亦要減薪40%,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各行各業開始出現裁員潮,是否意味著香港即將迎來經濟寒冬呢?
政府公布香港最新的季度失業率升至3.4%,其中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失業率維持在5.2%,是逾三年來高位。勞工顧問委員會多名僱員代表周二(1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最新失業率只涵蓋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的失業狀況,未能完全反映疫情的影響,相信實際情況比數字所反映的更為嚴重。僱員代表鄧家彪估計,今年失業率將高達5%,即超過20萬人失業。
鄧家彪說︰我想今天公布的失業率一定會上升,升到怎麼樣也好,不符合許多打工一族的現實困境,甚至局長說的5%,我想可能也不止。我説的是未必是今天,但今年一定不止5%失業率。而5%的失業率代表大概20萬人失業。
另外,他們認為即使在疫情好轉後,香港仍會出現就業難、收入減的問題,建議政府推出多項保障就業措施,包括將新型冠狀病毒列為職業病、成立以個人為本的失業援助制度、限制僱主隨意申請外勞等。他們亦希望政府透過推動減免租金、寬免牌費,減輕成本,並主動聯絡商界,採取一切避免裁員的做法,確保就業。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發表網誌,稱這次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或比沙士時期更嚴重,預計新一個財政年度將迎來歷來最高的財政赤字。他將會在下周三(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但在這之前,政府已宣布將成立280億港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向旅行社、食肆及零售業的每間公司,發放8萬元津貼,表示希望做到業界口中的「及時雨」。
旅遊發展局周二(18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就顯示,2月單日訪港旅客僅3000人次,酒店入住率低至兩成。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單日的旅客量有約1萬人次。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