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維園集會案余若海任主控 將與胞姊余若薇「司法對決」

0:00 / 0:00

在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創辦主席李柱銘等人被控涉嫌2019年8月18日維園非法集結案,律政司原聘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作主控,惹起英國政界批評,律政司後來指將委聘另一名律師處理。多間香港傳媒周三(27日)報道,辯方律師當天收到文件確認,案件主控將改由資深大律師余若海出任,余若海曾多次代表政府出戰司法覆核案,包括《禁蒙面法》案、「一地兩檢」條例等。而被告之一的黎智英在案件中則由余若海胞姊、資深大律師余若薇作代表,意味著兩姊弟將會上演一幕「姊弟司法對決」。

余若海過去多次代表政府處理涉及憲法爭議案件,包括2016年青年新政游蕙禎及梁頌恆引發的立法會宣誓風波司法覆核案中,代表政府一方,余若薇則代表被取消議員資格的姚松炎,當年兩姊弟對簿公堂,余若薇一方最後敗訴;近年除《禁蒙面法》案,余若海亦曾處理黃之鋒在區議會選舉被DQ後的司法覆核申請,以及首名《國安法》被告唐英傑的保釋及人身保護令申請代表政府一方。

余若海過去甚少接手刑事案件。有不具名的刑事案件律師質疑,為何律政司會委聘專門負責憲法的資深大律師處理,質疑是否意味著該案有「政治檢控」成份,律政司需要在檢控上「應對正當性」。

本案共有九名被告,包括黎智英、前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吳靄儀、梁國雄、何秀蘭、何俊仁、梁耀忠、李柱銘及區諾軒,被控「組織一個未經批准集結」和「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案件將於2月16日開審。區諾軒早前已表示會認罪,另外8人早前已否認控罪,排期下月16日開審,預計審期10天。

另據 眾新聞報道,黎智英因被控勾結外國勢力違反《國安法》,終審法院過去大半個月以來一直未公布2月1日處理律政司正審上訴的法官名單,直至審訊前五日才公布由五名本地法官審理,令《國安法》首次正審便無海外非常任法官參與。

負責詮釋《國安法》下保釋原則的五名終審法院法官包括:首席法官張舉能、兩名常任法官李義及霍兆剛,及兩名本地非常任法官陳兆愷及司徒敬(Frank Stock)。這亦意味陳兆愷及司徒敬將新增成為《國安法》下指定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