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反修例示威持續了四個多月,仍然沒有平息的跡象。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報道,北京計劃明年3月前撤換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國外交部批評有關言論是政治謠言。有分析則認為,雖然北京直接任命特首將違反《基本法》,但不能排除這個可能。(高鋒 報道)
反修例風波使香港陷入史無前例的政治危機。不少人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視為罪魁禍首。英國《金融時報》周二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中國中央政府正為撤換林鄭月娥作準備,只要國家主席習近平拍版,北京將會在明年3月任命過渡人選,完成林鄭月娥到2022年為止的餘下任期。
報道援引消息人士指,中方希望香港局勢能夠先穩定下來才作最終決定,以免外界認為此舉是向示威者的暴力行為讓步。目前的熱門人選包括香港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以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唐英年與陳德霖已先後透過發言人表示,不會回應有關報道。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認為,若北京直接任命「臨時特首」將違反《基本法》。
林卓廷:《基本法》並沒有所謂「過渡特首」的安排。如果《金融時報》的報道屬實,則反映北京不希望出現特首補選。我強調,縱然特首選舉是假選舉或者小圈子選舉,假戲也得真做,最起碼得根據《基本法》的設計進行特首補選。
2005年,香港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曾以健康為由向北京請辭,提前離職。其後曾蔭權在沒有對手的特首補選中自動當選。香港理工大學政策研究主任鐘劍華表示,與當年相比,目前北京有更多猶豫。
鐘劍華:當年的選舉,民主派無法在選舉委員會提名一個人選與中央屬意的曾蔭權競爭,但這次如果真的有補選,民主派的選委有足夠票數提名一個人去競爭,就算明知會輸也可以爭。從北京的角度,它根本無力控制,導致它在撤換特首問題上有猶豫。
他表示,如果不撤換林鄭月娥,香港從現在直到2022年將無法向前看,因此不能排除北京以「直接委任」取代「補選特首」的可能。
鐘劍華:根據中共的政治性格,它真的可以無視外界對法律條文的理解,自我詮釋。以搞補選為例,它大可以解釋,先委任臨時繼任人,然後拖到任期屆滿。根據往跡,它真的有可能這樣做。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譴責「撤換特首」的報道「別有用心」。
華春瑩:這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謠言。中央政府將堅定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盡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
林鄭月娥在競選特首期間曾表示,如果香港主流意見使她無法再擔任特首,她會辭職,可是近月她面對要求下台的呼聲,仍然一再重申自己不會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