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持續四個多月的反修例抗議和中美貿易戰,令香港經濟不斷下滑,第三季經濟按季收縮百分之3.2,反映經濟步入技術性衰退,預計全年經濟很可能出現負增長。分析認為,港府沒有採取針對性政治手段解決社會事件,導致經濟情況惡化。(高鋒 報道)
根據政府周四(31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香港第三季經濟轉差,經濟按季度收縮幅度從0.4%惡化至3.2%,連續兩個季度經濟按季收縮,反映香港經濟步入技術性衰退。而第三季經濟增長同比下跌2.9%,兩個數據都是10年來最差。
總結今年首三季,香港經濟同比收縮百分之0.7,在這段期間,私人消費開支同比下跌百分之3.5,貨物進出口,服務輸出和輸入這4項數據都下跌。
政府表示,全球經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和本地的社會事件使經濟情況轉差。隨著經濟進一步放緩,預計今年餘下時間,香港仍會面對顯著下行壓力,全年經濟很可能呈現負增長。
旺角「女人街」是香港的遊客購物熱點,但近期這裏人流明顯減少,不少商鋪都因為「撐不住」而結業。商戶陳小姐表示,自己的店鋪生意額大跌了70%,情況是多年以來最惡劣。
陳小姐說︰生意比(2003年)沙士病(非典)的時候更差。你知道沙士病的時候情況是怎樣的嗎?沙士病的時候我們已在這裏開店。(街上)就好像死城一樣,十分恐怖。最近幾個月就好像那時候那麽恐怖。
陳小姐指,以往她不太接受顧客討價還價,但為了多做生意,只好改變方針,為了「薄利多銷」,就算利潤減少一半也在所不計。
飲食業也步入寒冬。餐廳大排長龍的情況出現180度轉變。餐廳老板劉先生表示,即使現在是旺季也經常有空的位子。以往晚市和周末的生意舉足輕重,現在卻經常因示威導致生意冷清而提早關門。
商場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有服裝店在過去一個月生意額少了接近一半。老板陳先生歸咎於上月頒布的《禁蒙面法》,由於衝突往往在晚上發生,為了彌補失去的生意額,他們推出了不少優惠,店員也會集中在下午向顧客推銷。
香港政府早前曾表示,會在適當時候採取紓困措施,但陳先生認為,要扭轉目前的困境,政府提供補貼,減免水電煤氣費等等,只能治標。
陳先生說︰(就算政府)替我付兩三個月租金,長遠來說,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社會穩定、客人穩定、人流穩定,我們才能做生意。
香港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最新數據比他預期的更差。
關焯照說: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從去年開始香港經濟已不斷下滑,今年首兩季經濟增長放緩已反映了這一點。可是整體經濟明顯轉差是從6月開始的。政府沒有採取針對性政治手段解決社會事件,導致示威惡化,社會呈現半戒嚴狀態,地鐵又提早收車,某種程度上是人禍。
周四發表的經濟數據是初步數據,修訂數字和全年生產總值的修訂預測,將於下月公布。
面對香港經濟下行,李嘉誠基金會早前宣布,為支持本地中小企渡過時艱,紓緩壓力,將捐出10億港元,先是支援飲食業,合資格的中小型食肆每間可獲6萬元「應急錢」,款項預期於11月底前發放。
李嘉誠的基金會稱,為令資金盡快送到有需要協助的食肆手上,撐過這艱難時刻,將以最信任的態度,訂定最簡易的批核過程,只要申請者符合中小企定義,雇用少於50人,持有效商業登記及飲食業牌照便可申請。
香港GDP收縮2.9%,十年最差 旺區小商戶苦不堪言【香港GDP收縮2.9%,十年最差】 【旺區小商戶苦不堪言,「比沙士更慘!」】 詳細報道︰ https://bit.ly/2WtBfyY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第3季本地生產總值數字,按年收縮2.9%,是10年來最差。跟對上一季度比較,更是下滑了3.2%,連續兩個季度錄得按季跌幅,反映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 政府發言人表示,全球經濟放緩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本港經濟自去年起已拾級而下,最近更受到本地社會事件嚴重衝擊,情況急轉直下。 在旺角和銅鑼灣傳統消費區,商戶說近月來生意額跌了近五成,情況比2003年沙士疫情時更為惡劣。 #經濟衰退 #攬炒
Posted by 自由亞洲粵語 RFA Cantonese on Thursday, October 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