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牽頭編撰《香港志》 淡化扭曲敏感議題 教育界質疑「政治先行」

2020.12.29
團結香港基金牽頭編撰《香港志》 淡化扭曲敏感議題 教育界質疑「政治先行」 陳智思強調,志書「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為原則,惟有退休中史老師質疑志書客觀成疑。
香港地方志中心網站截圖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等建制派牽頭成立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轄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周一(28日)出版《香港志》首冊,紀錄香港約7000年歷史。中心強調編書過程不帶政治色彩,採取「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為原則書寫。記者查閲《香港志》後發現,《香港志》偏重描述中國國家發展大事,對於香港社會運動事件均輕描淡寫。有教育界人士質疑,《香港志》行文不盡客觀,所謂書寫歷史只是鋪陳官方論述。(鄭日堯報道) 

由「香港地方志中心」編撰的《香港志》,記錄香港自上古至2017年間的社會事件。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多番強調,志書採取「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為原則,是「講事實而非評論」。他又稱,志書由學者組成的編審委員會主導,過程編輯自主,自己「不會干預」,對於政府的意見,亦不會「照單全收」。 

志書側重國家大局    試圖淡化香港社運事件 

不過記者翻查志書首冊《總述大事記》,發現志書把歷史重點放在「國家」身上,對於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則一概輕描淡寫。例如中國在鴉片戰爭戰敗後「割讓」香港島的歷史,志書寫為英國「佔領」香港島;志書又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形容英國移交香港主權予中國。 

1989年發生的「六四」血腥鎮壓,志書僅寫「北京發生『六四事件』」和「 1989 年春夏之交內地發生的『六四事件』」,未有詳細交代「六四事件」所為何事、因何事而起,亦沒有提及北京政府派兵開槍鎮壓民運人士。 

至於2014年在香港發生的「雨傘運動」,志書則形容是「『違法』佔領中環運動」,稱運動的訴求是「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決定』和實現『真普選』」,又寫道「警方施放催淚彈及胡椒噴霧,驅散示威」,惟入夜後「運動失控」。志書又在下文補充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對運動的回應,寫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在8月31日的決定,具有不可動搖的法律地位和有效性」。 

1989年發生的「六四」血腥鎮壓,志書僅寫「北京發生『六四事件』」。(香港地方志中心網站截圖)
1989年發生的「六四」血腥鎮壓,志書僅寫「北京發生『六四事件』」。(香港地方志中心網站截圖)

中心獲政府及商界「加持」    建制人士編書

縱然中心強調志書編輯自主,當中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不過中心獲多名政府及建制派人士支持,引起外界質疑中心修《香港志》的目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在2019年8月成立,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成立,獲得各界建制人士支持及加入,特首林鄭月娥及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擔任中心的名譽贊助人、董建華為理事會主席、行會成員李國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等親中人士為理事。中心亦獲商界支持,包括香港賽馬會、匯豐銀行、中國銀行等。 

《香港志》由多位歷史學者編撰,包括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中大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以及嶺大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其中劉智鵬在今年文憑試歷史考卷爭議中,批評考評局出題偏頗,認為以「利多於弊」字眼形容中日關係是「非常之不道德」,惹來外界非議。《香港志》亦由多名支持政府人士作專家審訂,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等。 

淡化史實    行文風格偏離史學傳統 

退休資深中史教師陳老師認為,《香港志》撰寫的風格偏離傳統「正史白描」的手法,例如以「違法」該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字眼來形容「佔領中環」,並在其後引述國務院對事件的評論,有違傳統史書撰寫的正確方法。他又質疑,《香港志》由政府及商界牽頭,歷史角色或不盡客觀。 

陳老師說:我們經常說「史德」,我個人認為他們都沒有這樣素質,只是受官方驅使或者受政治壓力才編寫的。這個地方志不論強調怎樣客觀也好,我個人認為它不是一個很客觀的編撰,似乎以官方論述為主。而且你留意它説:「團結牽頭,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學者專家編撰」,其實頭兩項已經明顯看到是個政治先走的出版活動。 

教協總幹事沈偉男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地方志固然代表一個地方的歷史,他又認為如果相關志書具有教育用途的話,理應包含不同的觀點,客觀講述歷史事件。

沈偉男說:就香港的歷史,例如六四事件,如果(志書)非常淡化,我認為會和我們理解的歷史有很大不同,始終六四對香港整個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很難就此將事件淡化。如果將事件就此淡化,可能會讓讀者未必能全面理解這件事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志》將分為十個部類出版,包括總述、大事記、經濟、政治等,共 42 冊 66 卷,預計耗資 7.8 億元、將於2027年全部完成。惟中心表明,按照中國國務院規定,各地每 20 年須修訂一次地方志,加上2017年為香港回歸20年,因此以此為志書下限,不會紀錄 2019 年反送中運動等事。 

本台向中心查詢有關刊物在未來會否流動至中小學及大學,中心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