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打壓】官媒炮轟後港大即「割蓆」學生會 前會長郭永健:港大配合北京打壓

0:00 / 0:00

香港大學周五(30日)通知全體學生並發公開聲明,表明要分割大學和學生會之間的法律責任,會停止代學生會收取會費,並會收回學生會會址等設施,又强烈譴責學生會近年偏激言行,令大學聲譽受損。前港大學生會成員及學者均質疑,港大管理層配合北京施行政治打壓。面對連串校方打壓,香港各大專院校學生會聲明定會「同仇敵愾」。(李智智/劉少風 報道)

港大於周五發聲明稱,強烈譴責學生會「偏激言行」,批評港大學生會作為一個獨立於港大的註冊社會團體,近年行事「日趨政治化」,多次利用校園作為政治宣傳的平台,發表「煽動性並可能涉及違法的言論」,對大學作出失實指控,破壞與校方的互信,令大學的整體利益和聲譽蒙損。

聲明續指,《基本法》保障大學學術自由、個人言論表達自由和結社自由,亦有保護國家安全的條文,強調「大學不是法外之地」,批評學生會漠視校方的勸喻和整體港大社群利益,「所作所為給大學帶來違法風險」。

校方決定不再代學生會收取會員費用和提供財務管理服務;收回學生會會址及其他設施的管理權,「並會因應情況在有需要時採取進一步措施」。

當晚,香港多家大專院校的學生會發表 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港大以失實及莫須有之指控,對學生實施言論打壓,將白色恐怖帶入校園,違背「明德格物」的校訓。聲明又指,面臨共同危難的香港各大專學生定會同仇敵愾。

前港大學生會長:校方做法不合理

前港大學生會會長、工黨主席郭永健接受本台訪問時稱,事件明顯是港大管理層配合北京的政治打壓。他又稱,港大學生會會址的擁有權一直存在爭議,而管理權屬於學生會,認為校方收回會址做法並不合理。

郭永健說:我認為這一連串的政治動作來自大陸。過去不論是殖民地年代,或回歸後,港大學生會就不同事件表達立場,反對「廿三條」立法,都未有引來這麼瘋狂的打壓,故我認為是為配合社會整體形勢和北京意旨去做。

郭永健認為,由於香港學生於「反送中」運動中佔有重要角色,故被北京視為須重點打壓對象,認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這類打壓未來只會有增無減。

對比港大,香港中文大學於2月底與學生會的「割席」聲明更為強硬。當時中大指責候任學生會言論或違《國安法》,宣布停止向學生會提供場地、行政支援及代收學生會費,並取消內閣成員在校內的學生委員職務資格。中大又要求學生會註冊為獨立社團或公司,自行承擔法律責任,重申「絕不容許校園出現危害國家安全之事」。

前港大學生會委員、現流亡海外的張崑陽則發網文譴責校方「失德」,並揚言鑑於港大近年屢次「賣港」及打壓學生,他將致力遊說外國視港大為中共「統戰機關」,斷絕與港大合作,制裁港大校方高層。

劉銳紹: 大學無視學生利益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受訪時稱,認為自《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各間大學為求「自保」,主動表忠,投入被政治化過程,批評大學無視學生利益。

劉銳紹說:有風險就馬上「割席」。這些做法只能說他們(校方)主動適應中國大陸政治化過程,客觀效果是上有好者,下有甚焉,上有80分命令,你用200分去打。現時大家對港大領導層的指責多於上級的指責。

劉銳紹又認為,有關連串事件反映香港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被嚴重削弱,「令香港的大學排名和聲譽受損的是校方,而非學生本身」。他強調,嚴厲打壓只會弄巧反拙,官逼民反。

《人民日報》 點名批評香港大學學生

港大學生會於本月16日,即「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翌日,發聲明批評港大校長張翔,與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於校內商討推行《港區國安法》,批評他身為港大之首,「掛國家安全為幌子,行政治任務為實,行虎作倀之政」。

事後,《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點名批評香港大學學生會抹黑國安教育是斷送「院校自主」。文章指出,自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來,港大學生會一而再挑釁,大肆抹黑「一國兩制」,「已到非管不可的時候」,「需要猛藥去痾,去除象牙塔中的『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