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修例容擁法律效力的同性戀者以受養人身份入境

0:00 / 0:00

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非本地受養人來港的入境政策,在外地擁有法律效力的同性伴侶可申請受養人來港,新例周三(19日)開始生效。有同志組織認為,在爭取平權上行前一大步,並促請政府正視同性婚權的問題。但政府強調,修訂不代表香港在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的關係。(劉少風 報道)

特區政府宣布修訂同性伴侶申請外地受養人來港的政策,在香港以外地方根據當地法律締結的同性伴侶,雙方關係獲官方承認,周三(19日)起將合資格申請另一方以受養人身份簽證來港。

政府發言人指,終審法院早前裁定,英籍女同性戀者QT申請受養人來港被拒的案件,終審上訴得直。政府因應判決的法律原則,決定修訂相關的入境政策,容許在外地同性民事結合或同性婚姻的一方,申請受養人簽證來港,條件是要提供合理關係證明、沒有不良記錄,及要保證受養人的生活水平,包括提供適當居所。

發言人稱,修訂只是關乎申請非本地受養人來港的入境政策,不影響政府任何其他政策或現行香港法律下的各項其他權利。各方不應期望政府有任何這方面的計劃,有關修訂不會影響政府在任何法律程序上的立場。

香港彩虹發言人岑子傑周二(18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政府今次只是針對QT案而修訂受養人政策,目前性小眾仍然面對很多問題,受養人簽證只是其中一項,促請政府全面審視性小眾伴侶的權益問題。

岑子傑說:當然我會這樣說,有很多在海外註冊了的同志伴侶,這個修訂對他們(同志伴侶)來說當然是很好,但是在香港仍然有很多同志伴侶的權益,到今天仍未得到平等的對待,現時的所有政策,其實我們(香港)是遠遠落後於國際平等的水平,很可惜這次的政策修訂只是一個小的改變,它的意義雖然重大,但仍然不是絕大部分性小眾能夠受益的政策,但是聊勝於無。

同志團體「大愛同盟」總幹事梁兆輝表示歡迎,認為是爭取平權上的一大步。

梁兆輝說:以後我們(同志伴侶)就算有類似在婚權上的法律訴訟,其實也多了個活生生的案例,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援引,所以我們也覺得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他又指,現時香港愈來愈多同志伴侶在外地結婚,當他們手持外地承認的婚書,相信是希望在香港都能得到婚權的保障,政府不能夠坐視不理,促請正視同性婚權的問題,他強調,同志社群並非要求政府立即就同性婚姻立例,希望至少能讓社會討論,包括民事結合是否其中一個方案等。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政府修訂入境政策,目的是挽留及吸引人材,不代表香港在法律上承認同性民事伴侶關係,「一夫一妻」制度並沒有改變。

李家超說:政策修訂只是關於申請由外地受養人來港的入境政策,其他政府的政策以及法例,是不會受影響的,政府亦無意作出其他改變;第二,修訂不代表這些獲外地法律或者官方承認的關係,在香港法律之下獲得承認,亦不應該導致任何人期望特區有這個計劃;第三,修訂完全沒有改變現時政策下配偶的定義。

英籍女同性戀者QT和她的同性伴侶代號SS,2011年在英國透過民事結合,註冊成為同性伴侶,SS之後來港工作,QT申請受養人簽證來港被拒,於是入稟法院覆核入境處的決定。她在原訟庭被裁定敗訴,之後上訴庭改判勝訴,入境處不服、上訴至終審法院,最後終審法院法官一致裁定入境處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