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收地發展善後工作為人詬 多間傳統製造業工廠及中小企臨消失

0:00 / 0:00

香港政府收地發展的善後工作為人詬病,近日多間歷史悠久的傳統製造業工場及中小企,因港府強迫收地而面臨危機。繼香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廠、逾70年歷史的鎅木廠後,在香港屹立80年的醬園,以及為全港供應逾3成冰粒的生產商亦被收地。有團體針對近日連串收地風波,希望港府設立專責小組,為被迫遷的中小企另覓土地及提供援助。

香港政府近日收地風波不斷,多間受影響的中小企業不滿港府的善後安排而在民間發聲。其中,有40年歷史的食用冰粒生產商「德保雪粒」,受屯門藍地建屋計劃影響,將於2025年被收地。

發展局周三(5日)表示,德保雪粒尚有約3年時間才須遷出,相信仍有足夠時間為搬遷作準備,當局會接觸該廠戶,提供適切協助。

冰廠負責人:港府漠視香港民生所需

「德保雪粒」負責人、執行董事陳衍行,以及受影響的村民代表周四(6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陳衍行批評,港府沒有作出溝通及支援,並漠視香港民生所需。

陳衍行說:我(冰)是民生必需品,(政府)只是說:「我給你一筆錢,你搬吧」,那後續的事情,我如何用我謀生那麼多年的技術,繼續服務社會?冰都是食品,如供應鏈斷了,最熱的時候怎麼辦?我不是甚麼環保、保育,我只是每日民生的必需品,是否真的那麼簡單,沒有一家(冰廠)其他可以供應到全港?政府有沒有了解過?有多少間冰廠?有多少間餐廳需要這些冰?政府完全沒有理解。

「德保雪粒」在屯門藍地新慶村的廠房,位處擬議公營房屋項目範圍內,陳衍行擔心被政府收地後,找不到地方搬遷,最壞打算是結業,而冰廠共聘約150名全職及外判工,若最終被迫結業,工人的生計將會不保。他指過去幾十年的努力,只是想服務香港市民,希望港府可以幫忙延續服務。

政黨建議政府成立專責委員會處理收地問題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及新思維副主席黃俊瑯亦有出席請願活動並會見傳媒,他們促政府成立專責小組與受影響村民及企業溝通,提供適切援助。另外,針對近日連串收地風波,黃俊瑯建議,港府成立跨部門的委員會專責處理收地及安置規劃。

黃俊瑯說: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成立一個專責小組負責所有的收地過程,因為過去覓地、賠償、支援的工作全部都是很零散,政府部門沒有協調,我們認為特區政府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協作,有專責的部門為未來的收地做一些專責的工作。

香港近日收地問題 只是冰山一角

黃俊瑯表示,「Mil Mill喵坊」、「德保雪粒」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估計港府日後會有愈來愈多發展方案,會令更多企業受到影響,建議當局參考新加坡的案例,為受影響企業提供妥善的協助及溝通。

香港近日接連有鄉郊工業被收地引起社會關注,包括香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廠「Mil Mill喵坊」位於元朗的廠房,不獲科技園公司續約,面臨迫遷結業,近日僅獲再延長租約半年;另外,逾70年歷史的「志記鎅木廠」以及80年老字號「悅和醬園」廠房,因被納入古洞北新發展範圍而需要搬遷。

「悅和醬園」第三代傳人龐中衡周三(5日)表示,至今未接獲港府正式通知需搬遷或收地安排,批評政府收地傾向以錢打發業務經營者,不但未有盡早通知經營者,亦未有完善配套安置傳統製造業,認為港府發展用地有欠平衡。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