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今年8月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及串謀欺詐被捕,案件周四(12月3日)早上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由《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處理。裁判官擔心黎智英「有棄保潛逃風險」,因此拒絕他保釋,須還柙監房至明年4月16日再訊。(劉少風 報道)
香港警方立案控告黎智英(73歲)、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63歲)及行政總監黃偉強(59歲)一項欺詐罪,三人周三(12月2日)到旺角警署報到後,遭警方通宵扣留,周四早上坐警車到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3人出庭時面露倦容,身穿藍色風褸的黎智英不時於被告欄望向旁聽席,周達權大多時間要站起來,靠近傳譯人員聆聽審訊內容。法庭讀出控罪後,分別問3人是否明白控罪,黎智英先用力點了頭,隔了一會才大聲表示明白。
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處理
今次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總裁判官蘇惠德處理;律政司高級檢控官張卓勤擔任主控官;案件主管為國家安全處高級督察馮俊宜。
3人暫時毋須答辯,控方申請將案押後至明年4月16日,以便進一步調查,包括調查相關公司的財務紀錄及被告的銀行帳戶。控方反對3名被告保釋,指由於案情嚴重,當事人可能會面臨長期監禁,會有潛逃風險。
控罪指,3人在2016年6月底至今年5月底,未有按照1999年5月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訂的租契要求使用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8號的處所,並向香港科技園公司隱瞞用途,導致公司蒙受不利,或令蘋果印刷或力高顧問獲利。控方說,今次控罪涉2016年至2020年發生的事,歷時長,而3人是在完全知情下,將處所用作其他用途。
控方詳列被告外遊紀錄
控方又呈上3人的外遊紀錄,詳細列出他們過去兩年半內離港次數,指3人過去經常在同一日離港,又在同一日返港,反映3人的聯繫緊密,而第一被告黎智英,比另外2人的離港時間長,黎智英現時更涉4宗區或法院案件,全部案情嚴重,更有機會潛逃。
黎智英代表律師鄧樂勤(Peter Duncan)指,黎智英與家人在港住了50年,是一位商人,也是上市公司主席、香港一個主要傳媒的股東,持股70%,難以證明他沒有本地連繫。
辯方又反駁,控方指黎智英有潛逃風險,是缺乏理據支持。律師指黎智英在台灣有生意,與同事一齊離港工幹實屬正常。而且黎智英雖有其他案件在身,但無任何定罪,應視他為無辜。
代表黃偉強的資深大狀潘熙說,被告只是壹傳媒的員工,並非公司股東,已59歲接近退休年齡,沒有被捕紀錄,一年只是離港兩次,經常留港,如法官要求,願意提交護照作擔保。另外,辯方反駁,控方只循周達權的旅遊紀錄,就指控他與黎在控罪中「有關聯」,說法既誤導亦非全面。
黎智英保 釋申請被拒 還柙至明年 4 月 16 日
對於被告的保釋申請,裁判官蘇惠德認為第一被告黎智英有棄保潛逃風險,重犯機會高,拒絕他的保釋申請,須還柙監房;第二被告周達權獲准以20萬現金(約25,800美金)擔保,另外20萬人事擔保,即共40萬(約51,600美金),第三被告黃偉強以現金10萬(約12,900美金)擔保,期間需交出香港及英國護照。兩人不得離港,每周到警署報到。

壹傳媒行政總裁、《蘋果日報》社長張劍虹表示,會為黎智英向高等法院提出保釋申請。張劍虹離開法院時說,「一條很輕的罪,都不能保釋。」

多名民主派人士包括胡志偉、李永達及林卓廷等到法庭向黎智英等人表達支持。林卓廷在庭外表示,對黎智英等人被控以及不獲保釋感到震驚,認為今次是赤裸裸的政治檢控。

林卓廷說:案情並不是那麼嚴重的個案,可以用這種方法檢控和處理,我是難以接受。
張達明:一般來說欺詐罪保釋並不是很困難
3名被告中,只有黎智英不獲保釋,外界預料黎智英恐要在牢房過聖誕及新年。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對本台指,被告能否保釋以及保釋條件,要視乎每宗案件的情況而定,欺詐罪不是最嚴重罪行,謀殺及販毒罪成要判10幾、20年監禁,而欺詐罪是10年或以下。一般來說,欺詐罪要保釋不是很困難,因此對黎智英不獲保釋感到有點意外。
張達明說:每一宗個案會不同,但是一般來說,如果你沒有案底,沒有棄保潛逃紀錄,亦都沒任何證據顯示你會離開香港,在香港有固定居所,一般來說都會批准保釋。
張達明指,香港普通法奉行「無罪假定」,如果擔心被告棄保潛逃,可要求被告交出旅遊證件,定時到警署報到等,欺詐罪不批保釋,控方亦不一定告得入被告,一旦最終被告被判無罪,是很不公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對黎智英被捕一事,以《黎智英,中國的謊言》(Jimmy Lai, China’s Lie)為題發表社評,形容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推動民主便足以讓人成為罪犯,又批評當權者把租賃糾紛刑事化是打擊政敵。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時指出,事件加劇各界憂慮當局利用備受爭議的港版國安法,向民主人士和傳媒展開新一輪打擊行動。
《蘋果日報》在晚上發出告讀者書,表示《蘋果日報》創立25年,今日是令人特別難過的一天,創辦人黎智英被政權打壓,將被還柙至明年4月。《蘋果》仝人在未來黎智英被困獄中無法一起打拼的日子,上下會緊守崗位,一如《蘋果》20周年特刊序言中黎智英提到:「當歷史巨輪輾壓到你頭頂上來了,每個毛孔都充滿恐懼時,你仍不認命才重要。」 該報聲明說,有香港人就有《蘋果》。我們不會認命,謹與全體香港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