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国际律师团求见英首相商「获释可行性」 分析:升至政治外交层面
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因被控违反《国安法》还押至今。英国广播公司(BBC)周二(10日)报道,黎智英的国际律师团队已去信要求会见英国首相辛伟诚(Rishi Sunak),讨论「确保黎智英获释的可行性」。有法律人士指,案件升级至政治外交层面,向外国发出明确讯息「香港异见人士似乎与内地一样,沦为政治外交人质」,进一步打击国际对香港法治的信心。
团队形容针对黎的指控「令人深感忧虑」
BBC周二报道,引述黎智英国际律师团队的英国御用大律师加拉格尔(Caoilfhionn Gallagher)的信件指,该团队已去信英国政府,要求在案件审讯前与首相辛伟诚「紧急会面」,形容针对黎智英的指控「令人深感忧虑」(deeply concerning),而且「具有象征意义」(emblematic),冀商讨寻求「令黎智英获释的可行性」(potential ways to secure Mr Lai's release)。
信中透露,英国政府今月初答应安排一名英国外交及国协事务部官员,与团队会面。英国政府向BBC证实,外交部一名初级部长周二(10日)应要求和律师团队会面。英国首相发言人说:「我们已经明确表示,香港当局必须停止针对包括黎智英在内的民主派声音(end their targeting of pro-democracy voices)。」
分析:有必要将案件提升至外交层面处理
就事件前「法政汇思」召集人任建峰向本台分析指,不排除黎智英国际律师团队认为现时有必要将案件提升至外交层面处理。
任建峰说:明显是黎智英律师团体或对香港的法律制度失去信心,觉得处理这类案件时,如同处理中国异见份子王丹、陈光诚一样,在外交层面上处理。不排除他们留意到中国近月在外交问题、面向世界的接触上的语调有所放软。这是一个契机可以在外交层面,而非法律层面去处理。事实上,英国政府无法以法律上去处理,唯一可做的是以外交层面,如同处理中国异见份子般,以保外就医、放出海外等交换条件。其实亦是可悲的,即是将黎智英确认为人质去处理。
对于黎智英案今次寻求英国政府介入的影响,以及假使英国政府介入,对黎智英获释的帮助多大?任建峰认为事件的意义并非在法律指标上,而是外界日后会以外交政治角度去关注此类案件,「尤其是对于香港这些在政治案件的高调人物,究竟会否被视为中国国内的异见份子一样,当成『政治人质』?」
分析:无论黎获释与否 港府和北京都「左右为难」
任建峰对黎智英在英国政府介入后成功获释「有些保留」。不过,他指出无论黎获释与否,结果都会令港府和北京方面「左右为难」、「点都系输」。
任建峰说:不论港府和中方如何回应,都对香港的法制形象上有所吃亏。因为只是提出要求的本身,已发出一个讯息是,大家已对香港法制以非政治去处理案件已失信心,这已经输了。如果不放(黎智英),就令国际社会更确认港府和中方对政治犯很不手软,也是输;如果黎智英在这些游说后得到舒缓,也会让人更确认香港(法制上)已不是争拗法律,是争拗外交政治。
港府警告行为「极有可能构成藐视法庭」
就黎智英国际律师团队求见英国首相的消息,港府已迅即发声明,谴责「国际律师团队」及英国政府「企图破坏香港法治和干预香港司法独立审判权」,警告行为「极有可能构成藐视法庭」。而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亦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批评英方「公然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促「立即停止干预香港法治的一切殖民梦呓和倒行逆施」。
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 押至今年9月才正式开审
翻查资料,黎智英涉及《港区国安法》下「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的案件,曾于2020年底获高等法院批出保释,惟律政司2021年初在终审法院上诉得直。终院颁下判词时重申《港区国安法》第42(2)条,为保释加入了严格的门槛要求规定,指「除非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其不会继续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不得准予保释」。该判决成为往后《国安法》案件保释申请的重要依据。
中国人大常委会去年12月30日「一锤定音」通过《港区国安法》释法,表明涉及《港区国安法》的案件,若聘请不具有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担任辩护或诉讼代理人,须取得香港特首发出的「证明书」,否则香港国家安全委员会应当介入判断和决定。惟至今近两周,本身是香港国安委主席的特首李家超仍未公布决定。
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原定于去年12月1日开审,但因港府针对黎智英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一事提请释法,押后至今年9月25日才正式开审,审期料需40天。另今年5月2日将会处理辩方提出的终止聆讯申请。
现年75岁的黎智英,本身是英国公民,自2020年《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一直被北京和港府视为「头号」狙击对象。现时已被羁押2年的他,身负多宗控罪,包括2021年先后因多项「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定罪而被判囚20个月;再于2022年12月因「欺诈」定罪而被判囚5年9个月;连同涉及的多宗《国安法》案件,若罪成最高刑罚可被判终身监禁,外界预料或令黎在狱中渡过馀生。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