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革式狙擊法官後續:港司法機構指投訴不成立

0:00 / 0:00

在香港,親中媒體多次發文批評處理反修例案件的部份法官,其中,直指作供警員「大話冚大話」的法官何俊堯,更惹來8宗針對他的投訴。司法機關周四指出,6宗投訴不成立。另外2 宗要待司法程序完結後才作跟進。司法機構同時公布由本月起,會出台措施增加案件透明度。法律界議員歡迎有關決定,並促請建制派及親中報章,停止對法官或裁判官「文革式」批鬥。(劉少風 報道)

由中聯辦控制《大公報》、《文匯報》近期多次炮轟裁判官何俊堯,批評他「放生黑暴被告」,引起親中陣營發起投訴。司法機構周四(8日)公布投訴調查結果,其中針對裁判官何俊堯 8 宗案件的投訴,有 6 宗不成立,總裁判官認為,何俊堯在作出裁決或判刑時,沒有表達含政治傾向性的立場,亦沒有針對警務人員。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同意總裁判官的結論。

其中何俊堯審理區議員仇栩欣涉襲警一案時,批評作供警員「大話冚大話」被投訴,司法機構經調查後,認為針對裁判官審理案件的司法行為的投訴不成立,裁判官有權就證人的可信性作出評論和裁斷。

另外,自本月起,司法機構會就一些可能引起廣泛公眾關注的區域法院、裁判法院判決製備撮要,並上載至司法機構網頁。而由今年 7 月開始,如任何案件出現大量關於法官行為、而內容相同或同似的投訴,投訴法官行為秘書處會在司法機構網頁公布投訴要點、調查結果及所涉考慮因素;首批投訴的調查已完成,相關資料已上載司法機構網頁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歡迎司法機構的決定,認為法庭對相關投訴有清晰的回應,他希望新措施能夠令市民對司法制度維持信心。對於近日建制派人士如民建聯議員葛珮帆、《大公報》、《文匯報》等左派報章攻擊個別司法人員,郭榮鏗批評情況猶如「港式文革」,呼籲任何傳媒及立法會議員,不應再針對個別法官。

2020年10月8日,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促請建制派及親中報章,停止對法官或裁判官「文革式」批鬥。(劉少風 攝)
2020年10月8日,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促請建制派及親中報章,停止對法官或裁判官「文革式」批鬥。(劉少風 攝)

郭榮鏗說:任何人、傳媒,包括立法會議員,不要再針對個別法官,以「上綱上線」形式批鬥,我覺得現在等於「港式文革」,這個法官、裁判官被視為「黃官」,這些報章就會開機器,聯手與葛珮帆大肆攻擊這些法官,這個其實是「文革式」的。

曾經公開表明不滿何俊堯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否認批鬥法官,他認為只是反映問題,又質疑司法機構處理對不同法官的投訴時,標準不一,對於裁判官稱警察證人「大話冚大話」的投訴不成立,周浩鼎感到不滿。

2020年10月8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左)及葛珮帆(右)質疑,司法機構處理對不同法官的投訴時標準不一。(張展豪 攝)
2020年10月8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左)及葛珮帆(右)質疑,司法機構處理對不同法官的投訴時標準不一。(張展豪 攝)

周浩鼎說:用這些名詞,甚麼批鬥形式來形容我們所做,其實是反映公義,我們要求司法機構正視問題,稱警察證人「大話冚大話」這個說話,根據今天的判斷是可以接受,不會令人感到任何偏頗,將來這個標準已經接納後,是否會令到裁判官將來應對警察證人時,可有機會輕率做這些指控?對警方來說會構成嚴重影響。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就認為,司法機構對成立量刑委員會應持更開放的態度。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早前發表聲明,強調司法機構絕不應被政治化,對法官或法院的批評要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