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被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合稱「兩辦」)點名抨擊的香港民主派議員郭榮鏗,在出任競爭事務委員會(競委會)委員兩年後,罕見不獲續任,是同期惟一不獲續任者。耐人尋味的是,即將離任的競委會主席胡紅玉讚揚郭榮鏗在內的現任委員「表現相當好」;競委會委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林鄭月娥拒絕評論郭榮鏗不獲續任的原因,更強調法定機構的人員委任是「用人為才」。有學者分析指,北京對港走強硬路線,預料將全面封殺民主派。(方德豪/劉少風 報道)
港府周一(27日)宣布,委任大律師陳家殷為競委會主席,接替5月8日離任的胡紅玉。委員方面,有11人獲續任,但郭榮鏗不在續任名單之列,而兩年前與他同期獲委的其餘8人,則獲得續任。取代郭榮鏗加入競委會的,是同樣具有法律背景的立法會建制派議員吳永嘉。
前特首梁振英委任公職人員時被指用人為親、敵我分明,泛民主派人士鮮有獲得委任,林鄭月娥2017年上任初期,有委任少量泛民主派人士出任公職人員,現時郭榮鏗不獲續任,有學者分析,北京以敵我思維看待民主派,料將全面予以封殺。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接受本台訪問,他認為事件反映中央對香港的強硬路線不變,暗示在立法會選舉可能會取消民主派的參選資格(DQ),希望透過阻撓泛民在立法會選舉獲勝,落實對香港的控制。
成名說:對立法會的控制權,或者是擁有對財政預算的否決權,去落實它(北京)的控制,亦都似乎暗示可能會DQ(民主派),我想是反映(北京)一直對香港的強硬路線不變。
成名指,民主派日後再獲委任公職的機會很微。
成名說:習近平一旦不下台,(機會)只會愈來愈微,到底北京所謂強硬政策會走到幾盡,及有多持久?但短期來說絕對令人悲觀。
民主黨議員尹兆堅認為,港府此舉是對郭榮鏗實施政治清算,破獲了港英年代時委任不同政見人士出任公職以求取政治平衡的機制;不過,建制派民建聯議員周浩鼎聲稱,郭不獲續任與「兩辦」的批評無關,但又指郭「攬炒內會的惡行」,已令公眾質疑郭出任公職的誠信。
郭榮鏗發表聲明,沒有評論為何不獲續任,只是表示,對過去兩年擔任競委會委員感到「非常榮幸」,尤其感謝胡紅玉帶領委員會,並獲秘書處提供充足支持。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早上被問及郭榮鏗不獲續任是否與「兩辦」批評的事宜有關時,沒有正面回應,只是重申,法定機構的人員委任,向以用人為才為原則,至於「六六指引」,並非硬性指標,過去亦有人員委任公職超出指引規定。
港府委任法定組織成員有所謂「六六指引」,即一人不會同時獲委超過六項公職,而出任同一公職不會超過六年,但郭榮鏗只出任競委會兩年便被換掉,而與他同時不獲續委的兩名競委會成員司徒耀煒和孫永泉已獲委約六年;另外,郭榮鏗尚有兩項公職在身,亦低於指引另一標準。
香港現時約有三百七十個諮詢組織和法定機構,成員合共約5000人,由港府按不同部門建議,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加入。
競委會致力推動有利於自由貿易、高效率及創新的競爭環境,現有15名委員,包括一名主席,全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