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加大輸入外勞至航空業 勞顧會:糖衣毒藥

2023.04.26
港府擬加大輸入外勞至航空業 勞顧會:糖衣毒藥 有指港府正研究大規模輸入外地勞工,範圍涵蓋醫護、運輸、飲食甚至航空業。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周三(26日)召開記者會,形容今次計劃是「大包圍」。
董舒悅 攝

有指港府正研究大規模輸入外地勞工,涵蓋醫護、運輸、飲食甚至航空業。有勞工組織估計,合共人數恐以萬計, 形容做法是「糖衣毒藥」,損害香港國際品牌形象。

香港疫情後走向「復常」,港府甚至送出50萬張免費機票吸引旅客,以冀振興經濟。近日港府甚至考慮在航空業亦輸入外勞,以確保航空業能盡快「復常」。

根據香港機場管理局最新統計,香港國際機場目前有5.3萬人工作,較新冠疫情爆發前的7.8萬人,仍然少了2.5萬人。

外勞計劃延伸至港航空業? 擬首次大規模輸入基層外勞 

業界對港府輸入外勞感到憂慮,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周三(26日)召開記者會,主席李永富指出,香港過往曾經透過專才計劃吸納航空業界專業人士,但未曾大規模輸入基層外勞,形容今次計劃是「大包圍」,預料涵蓋2萬多個地勤職務,當中不包括外籍機師或空中服務員。

李永富說:立法會說的輸入外勞,是很籠統地一下子將整個勞動市場包攬,沒有將需求分拆出來,我們要重申,我們要保障基本基層的勞動力,讓他們有工作崗位去謀生。

香港空運貨站職工會主席葉以勒表示,在疫情期間,航空業職位出缺嚴重,航空膳食及登機櫃位更是重災區,員工流失率接近6成。他認為機管局在考慮輸入外勞前,未有提升本地工人就業保障。

葉以勒說:最基層的機場有些是做地勤,例如拖運、倉務、飛機餐等,其實人工底薪相當偏低,大家聽到都會覺得譁然,就是9千元也沒有,當然有很多其他津貼加起上來,達到一定的數額,所以我們覺得在輸入外勞的大前題下,必須提升本地員工,即基層員工的薪酬待遇,如果這點沒有做到但大量輸入外勞,這是不合理的。

葉以勒又指,工會過去多次呼籲機局管做好培訓、接班工作,但對方未有認真看待。工會認為,機場各公司在過去3年多疫情下,大幅減少從業員薪酬福利和強逼放無薪假。目前是疫情紓緩後行業復甦的階段,有些機構進一步扣除雙糧等福利,繼續進行大量招聘工作,目的是要造成招聘困難的假像。

他認為各機場公司只是希望以更低廉價錢引入所謂外勞,來滿足其人力需要,這行為絕對不能接受,特區政府相關政策局必須做好把關工作,不可任由資方僱主得逞。如因自身經營不善導致有所虧損,理應讓有能者取代之。

勞工組織:港府大規模輸入外勞屬「糖衣毒藥」

另外,勞工顧問委員會僱員代表同日召開記者會,不滿港府「另起爐灶」,擬繞過勞工顧問委員會的審批,准許建造業及運輸業毋須經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即可直接輸入大批外地勞工。勞顧會認為,有關做法未有顧及人力資源發展及本地勞動階層的就業發展機會。

勞顧會僱員代表委員譚金蓮對本台表示,港府擬在多個行業輸入外勞,估計可能涉及4至5萬人,數字「很誇張」,而新加坡都有輸入外勞計劃,惟帶來很多社會問題,認為港府應慎重考慮。 

勞顧會僱員代表委員譚金蓮(中)形容,引入外勞計劃是「糖衣毒藥」。 (受訪者提供)
勞顧會僱員代表委員譚金蓮(中)形容,引入外勞計劃是「糖衣毒藥」。 (受訪者提供)

譚金蓮說:新加坡政府已經將外勞名額減少,或者外勞成本增加,令到企業減少使用外勞。別人用10幾年去承受這個苦果,香港政府不去看,商家不去看,只是在乎「不行,我生意做不了,一定要請最平的人」,依賴外勞是一個糖衣毒藥。雖然說「復常」了,但實質上消費力未到,旅客未回來,不應該在這個時候,「一撳掣」(粵語,意指一按鍵)就輸入外勞,這個掣不能撳,要很小心。

憂香港國際品牌恐難以維持

為解決外勞住宿問題,近日傳出港府正研究容許外勞以跨境方式即日來回,即准許受聘外勞可回內地居所,不強制留港居住。

譚金蓮指出,這個方式「破壞性強」,以低廉成本聘請外勞,令本地工人的就業待遇及薪酬更難有改善,造成惡性循環。而每一批新聘請的外勞都需要重新訓練,而且缺乏經驗,長遠來說,不利香港服務質素及阻礙行業發展,降低香港競爭力。

譚金蓮說:兩年就更換一批廉價勞工,企業說要有優質服務、國際級水平,美食天堂、旅遊勝地那麼優質的體驗,是否這種模式就培養到這些人出來呢?我覺得不能。大家不要以為有人就可以,繼續維持香港品牌,是維持不了。

譚金蓮指,在疫情期間,很多有經驗的員工都因為市道不景而需另覓工作,例如做外賣員賺取外快,如今市道「復常」,不少員工都希望重投原本行業,惟在外勞計劃下,僱主寧願以低廉人工聘請外勞,都不願花更多錢重新聘請中層員工。

香港失業人數為11.5萬人

在港府研究聘請外勞之際,香港失業率問題仍受關注。政府統計處周一(24日)公布,今年1月至3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1%,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3.3%下跌0.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也下跌0.1個百分點至1.2%。香港目前失業人數為11.5萬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勞工市場繼續改善,隨著本地經濟活動和訪港旅遊業持續恢復,加上本月開始發放新一輪消費券,勞工市場應會進一步改善。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