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Facebook專頁,上載兩段與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對談的影片。片段中,林鄭充當主持,與「最佳拍檔」陳智思,在禮賓府前回顧2020年政治和社會大事,林鄭提到兩人合作多年,自己當年是「很資深的政務官」時,陳智思「只是靚仔」。當中林鄭談及2020年實施《港區國安法》時,稱「中央底線要求一點也不算高」;談到近日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古蹟保育問題,林鄭稱會盡力保留,大談自己以往在保育議題上的往事,希望2021年社會「不要太多爭拗」,讓政府「做實事」。
林鄭:《國安法》後「香港真的平伏了」
林鄭向身兼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智思提問如何看《國安法》實施,陳智思指自己直至「在北京落機後第2日才知有香港議程」,他稱看過條文後,看到《國安法》沒有追溯力,認為「其實中央容忍度高」,林鄭即時補充指,「很多法律原則都包含在這條香港《國安法》內,一罪不能兩審、未判之前都是假定無罪,亦會有公開審訊。」她續指,「現在說起來,其實當特區政府知道要做這件事都有一個核心小組,我本人、律政司司長和保安局局長,我們在這條國安法的草擬過程,其實給予很多意見。我也可以說,中央非常重視我們的意見。」
林鄭月娥認為《國安法》立竿見影的效果是:香港真的平伏了,又指「中央底線要求一點也不高」。
任保育要職 陳智思:對文物保育不認識 林鄭:對保育感奇怪
兩人又觸及近日社會熱議、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的保育問題,林鄭月娥談起自己任發展局局長時的往事,稱與曾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的陳智思,在保育問題上「合作最久,亦最開心。」陳智思指,自己出任有關保育問題職位時,「對文物保育不認識」,林鄭又任發展局長期間,「對年輕人關注古建築感到『奇怪』,以為(關注保育)是『上咗年紀嘅人』希望回憶以前生活」,其後才明白「回歸後新一代想同城市有更緊密的認同感,因此對反映香港過去的歷史建築物,特別有感受。」
陳智思提及「大館」是最成功的保育項目,特別有馬會出資參與,林鄭月娥憶述當年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期間,在會議討論到「回歸10周年,馬會應否送份大禮物給香港市民?」她在片中笑提,與曾任馬會主席的夏佳理是「好朋友」,自己代表庫務局坐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夏佳理,又稱自己當時已是「很資深的政務官」,「陳智思只是靚(粵音第1聲,即陰平聲)仔」。最後政府遊說馬會斥資,陳智思補充「好似是超支了」。
林鄭政府措施嚴厲 批市民不自律
陳智思談及商界受疫情衝擊,林鄭打岔指,目前香港的防疫措施「在外防輸入方面已經做到滴水不漏」,又指甚至有人覺得政府製造了很多麻煩,希望早日達至本地個案清零,便利兩地(內地和香港)人員和海外人員往返。她又批評市民不遵從,不自律,政府出招再嚴,也很難處理疫情。
林鄭月娥又提到,希望社會在填海等覓地建屋的問題上,不要有太多爭拗,因為一有爭拗就會花費多年。她以當年皇后碼頭事件為例,清拆皇后碼頭,興建中環灣仔繞道,經歷多次司法覆核,結果項目比原定時間遲了7至8年完成,超出預算。